大明第一臣第14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17/1964


有张希孟在这里,断然不会客气的。
几乎一瞬间,杨宪和胡惟庸都打消了这个念头。
还是那句话,只要左右二相联手,就几乎没人能推翻他们。
果不其然,随后朱升、汪广洋、罗复仁、毛责等人,纷纷出来支持。
这一项要命的提议,终于顺当通过。
“李先生,张先生,你们堪称咱的股肱譬膀,官制之事,关系到大明江山的根本,千秋百代,朱家的基业,都在你们身上了。这事情到底要如何安排,还要你们好生商议,拿出妥当办法才是。ot
张希孟和李善长连忙点头,表示敢不鞠躬尽瘁!
一场御前会议,总算结束了。
看似波澜不惊,却暗藏万般杀机。
李着长也是老犯狸了,他这么干,确实有些鲁葬……不过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个老家伙算准了张希孟的反应。
他主动挑事,让张希孟帮着他善后。
要真是如此,只能说老李这人坏透了,简直无可救药了!
趁着御前会议结束,张希孟想探探李善长的口风,可是令他讶异的是,老李居然说要回去仔细想想,理出些头绪,再来和大家伙商讨,就这样,李善长润了!
张希孟越发笃定,李善长这个老犯狸,就是抛出一个要命的事情,然后想要静观朝堂反应。
这老狐狸挖下了陷阱,到底要把谁埋进去,暂时还看不出迹象。
不过没关系,你有耐心,我更有!
张希孟是浑不在意,这么多年了,我要是玩不过你老李,还怎么在江湖混?
你不是要闭门思考吗?
那我就召集部下,大张鼓,讨论此事
看看咱们俩谁玩的更狠!
张希孟随即给门下省官吏下令,要求宋渡、刘基、龚伯遂,姚广孝,甚至包括钱唐在内,一起商议,要怎么改革官制!
反正不管老李是真的是假的,反正张希孟这里,把摊子铺开,把事情搞起来。
到时候老李想要下车,也不能够了!
刘伯温和宋濂等人,显然也对这个主张很感兴趣。
而且钱唐作为给老李提示的人,他也有自己的看法。
就拿礼部来说,钱唐认为百姓也需要教化,应该真正改成教化部!
这个教化部包含了很多内容。
对于学校,应该教学生什么,应该给学生树立什么样的观念,朝旺责无旁贷。
其次,针对民间的种种情况,朝廷也要管理引导起来,
比如民间乱七八精的寺庙,都要悉数捣毁,各种神汉巫婆,也要清理干净。
还有,陛下进金陵之后,就封了青楼,废了赌场,整个环境,为之一清。
可是随着天下一统,江西、湖广、河南,乃至北平,还有许多乱七八精的东西也应该一扫而光!
“除弊之外,还要兴利!朝廷要有东西,比如这一次国史馆修了宋史,民间却还在演狸猫换太子这种,明显和朝廷主张背道而驰的东西,为什么没有人宣传,没有人管理,没有相应的内容推出……这些都是官吏疏忽复惰所致!ot
刘伯温深以为然,点了点头道:“钱令史讲到了关键的所在,自从吴提举去了凉州,偌大的朝堂,竟然没有人能创作新戏,为朝堂宣扬。百官之迟钝,简直匪夷所思!ot
姚广孝冷笑道:“也谈不上迟钱,宫里头一点风吹草动,他们都一清二楚,说白了,还是只能往上看,不愿意俯身看看老百姓。ot
宋渡眉头一皱,轻声叹道:ot这就是李相公所言,设置百官,并非为了治理百姓,由此看来,他说的还真是一针见血!ot
众人商量了一阵子,大家伙的看法渐渐统一,确实需要改革
就拿戏曲来说,强大的宣传,是起家的法宝,不能立国之后,就给丢了。
因此大家伙建议,应该成立个大明戏曲大剧场,召集这方面的人才,创作作品。四处演出,给百姓送去精神食粮
礼部的使命也必须改革……原本服务皇家的祭祀,礼仪,完全可以单独成立一个司礼监负责。至于礼部,应该有兴学教化职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17/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