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16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40/1964


朱元璋当真是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他一边喝着酒,一边跟张希孟说:“咱琢磨着第一件事,就是把起兵以来,所有的事情,讲清楚,写明白了。这事先生操刀,以咱的名义刊行。”
张希孟翻白眼了,“主公,你鼓足斗志,想要做事,结果就是让我给你写书啊?”
朱元璋不客气道:“怎么?你还不愿意啊?放心,到时候咱会给你一份润笔费的。”
张希孟想了想,还是道:“润笔费我就不要了,要不算咱们合著,稿费对半分怎么样?”
朱元璋看了看张希孟,“你跟咱说实话,你是不是觉得这事有利可图?”
张希孟无奈一笑,你才知道啊,不然我的百万稿费哪来的?别的不说,你朱元璋想要写点什么,那还不容易!
老朱又沉吟了少许,轻笑道:“你管咱要钱,就证明咱想对了。咱一定要亲自写点东西,把咱这辈子的事情说明白了。而且咱要规定后世子孙,必须仔细通读,必须知道祖宗创业艰难,要好好守住基业,对得起祖辈辛苦!”
“对!咱要写东西,必须现在就写!”
老朱显得格外兴奋,他在地上来回走,不停踱步。
“张先生,你说咱要怎么写才好?是详细点,还是大略写写?不过咱还是想详细些,可又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张希孟见老朱如此热切,也只能道:“主公要不要分成三部曲,我刚刚琢磨了一下,主公的第一部,就叫《小地》,讲小时候的事情,然后第二部叫《复兴》,讲立国的事情,第三部叫《垦荒地》,讲开疆拓土的事情。”
朱元璋眉头微皱,“分成三部倒是不错,可这个名字,咱还要想想,好好想想!”
(本章完)
===第七百六十五章
张家也有逆子===
朱元璋没有接受张希孟的建议,白瞎了那么好的三个名字。要知道这可是一生要强的大佬勋花钱请人代笔,获过奖的自传啊!
你只要同意这个名字,回头让我帮你写,别的不说,把你送上“明勋祖”宝座,还是没问题的。
很显然,朱元璋和勋宗那种不爱作为的不一样,他不只是爱做事,而且精力超乎常人。
本来朱标监国,老朱无事可做,这位心情就不好,他留在北平,迟迟不愿意回应天,也有这个考虑,毕竟他回去了,还能干什么?
跟儿子夺权玩吗?
可是这次和张希孟谈话,让老朱打开了思路……没错,他已经建立了大明朝,而且还治国十多年,这个大明朝已经初具规模。
朱元璋继续劳心劳力,励精图治,估计也就这样了。
继续严厉整顿官场,杀几个贪官污吏,也就是这样了……更何况这种事情朱标都可以做,又何必老朱费心思。
朱元璋应该做的是和张希孟一样,从政务当中跳出来,替这个天下定规矩,拾遗补缺,精心呵护,让大明朝能发展得更好。
从某种角度来说,大明朝也是朱元璋的儿子,是他一手创立的,到了今天,该让大明朝像是成年的孩子一样,自己运行发展。
朱元璋只要在旁边看护,提供指导和监督,也就是了。
没错!
这就是张希孟嚷嚷着要闭门著书的原因所在!
这个家伙,一肚子算计,心眼比谁都多,想得比谁都长远,提前多少年,就把事情安排得明明白白。
可问题是伱怎么不跟咱说一声啊?
就凭咱们的关系,你开诚布公,跟我掏心掏肺讲清楚,咱们君臣一起布局,共同进退,难道不好吗?
在你眼里,咱朱元璋就这么糊涂?
非要贪恋权力,连自己儿子都不让吗?
而且这样也不是放弃天子权柄,而是换一种方式,来治理这个国家。
这不是挺好吗!
朱元璋仰天长叹,“妹子,咱跟你说,这个张先生,心眼太多,一点也不实诚,咱以后一定要防着他,千万别吃亏了。”
马皇后都懒得听了,“朱重八啊,你清醒点,别的不说了,你说自己写书,写你这些年的经历,你有那个本事吗?你这几年,是读了不少书,认了不少字,也会写几首歪诗,但你想写书,不还是要靠张先生吗?”
“而且这种关乎国家的大事情,只能你自己想,哪有张先生教你的道理?”马皇后简直是耳提面命了。
“我劝你一句,多请教人家张先生,别闹笑话,你想写书,想为了国家规划未来,这事情是张先生的本事,你多跟他聊聊最好。”
马皇后这一番教训,算是让老朱凉快了,也冷静下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40/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