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16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82/1964


堪称大明的德政。
彼时孙炎还跟在张希孟的身边,非常熟悉整个过程。
现在想起来,他还是五体投地,钦佩不已。
其实仅凭着整顿盐法这一项,就看得出来,张希孟做事的本事,绝对是第一流的,哪怕是老李,也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只不过张希孟不愿意把自己陷在政务当中罢了。
此刻孙炎也想用类似的办法,以北平的粮食,大肆销售,填补各地市场的亏空,把粮食价格也打下来,让那些粮商失去利润空间。
“孙相,这么一来,那些普通的百姓,又该怎么办?他们的收入也会减少啊!”汪广洋低声道。
孙炎一笑,“或许会减少,但如果能促使他们离开家乡,去北方屯田,或者进入工厂,充当工人,也可以弥补缺口,或许还能赚得更多。”
汪广洋皱着眉头,“孙相,不是所有人都能背井离乡,你这么做,是会招来骂名的!”
孙炎哈哈一笑,“你说得对,但是什么都不做,把人圈禁在土地上,依旧是要背骂名,说我们无能的。既然如此,还不如大刀阔斧,杀出一条血路。至于后果如何,我愿意一肩抗起,如果结果不好,那就拿我孙炎治罪。”
顿了顿,他又道:“到了那时候,还请汪相公站出来,收拾残局。伱记着,一定不要对孙某客气,千刀万剐,诛灭九族,都是我咎由自取!”
汪广洋的老脸瞬间憋得通红,姓孙的,你太不是东西了!你这话什么意思,摆明了警告我,不要掣肘,拉你的后腿!
行,你可真行!
看着汪广洋哑巴吃黄连,孙炎心里头暗乐。
我跟着张太师学了多少年?他一肚子损招,只不过顾及身份,不愿意用罢了。但是没关系,我孙炎不在乎,想跟我斗啊,再学几十年吧!
这时候朱标突然开口了,“粮食只是第一步,如果一切顺利,接下来还有木材,还有油料,毛纺……我们要学会借助北平的物产,重塑整个大明的格局!”
朱标攥紧了拳头,“此事我身为监国储君,亲自负责。如果不能利国利民,我情愿辞去储君位置!”
(本章完)
===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恶气===
“燕王殿下,这是三十万贯定金,先起运一百万石粮食,后续金额会陆续打到北平银行的账上,请殿下放心。”
朱棣看了看眼前这个户部官员,无奈吸口气。
这要是换成别人,无论如何,也是要狠狠敲一笔的,想拿这么点定钱,就把粮食运走,那是无论如何也不行的。
这么多年了,他朱棣还没吃过亏。
不过当朱标开口之后,他就真的没办法了。
这年头朱棣应付不了的几个人里面,大哥朱标绝对算一个,而且还是排名非常靠前的那一个。
说实话,这些年朱棣能迅速发展壮大,绝对跟朱标的纵容有分不开的关系。
没有朱标点头,就连朱元璋和马皇后都不好给朱棣大开方便之门,难道你们想看孩子们自相残杀啊?
更何况朱标牵着那么多人,他们都能出来给朱棣下绊子。
但是对不起了,朱标什么都没做,甚至还纵容朱棣,容忍他为所欲为。
朱棣虽然混点,但是他不傻。
大哥替自己遮风挡雨,自己要是不能知恩图报,满天下的人,都能把他撕碎了。
“行,这是太子哥哥吩咐的,就没有不行的……不过我可要提醒你们,粮食运走了,这也是俺辛辛苦苦弄出来的,你们可要小心应付,务必稳妥,不许出一点差错!”
户部的官吏立刻点头道:“多谢燕王提点,请殿下放心,我们心里有数!”
交代完毕之后,官吏上了漕船,一声令下,满载着粮食的船只,沿着大运河,直接向南。
另外还有一些粮船,干脆满载着辽东的粮食,自大沽南下,运往浙江和福建。
一直以来,都是南方的漕粮,运往北方,支持九边的军事开销。
什么时候,北方居然有多余的粮食,可以运到南方?
这不是做梦吗?
谁知道,这个梦里才能发生的事情,居然真的变成了现实。
这个影响,哪怕是朱标,也没有办法预料,他不得不跑去中书省,时刻盯着,一旦出现任何问题,立刻处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82/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