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18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07/1964


所幸,在这个世上,真有一个凌驾于抢劫的行业,是十足的暴利。
那就是榨糖!
放在后世,人们或许觉得糖算不得什么,几块钱一斤,到处都是。人们甚至觉得糖是不健康的东西,吃的喝的,还要标榜无糖。
可是在当下,糖可不一样。
像中原之地,百姓还算聪明,能鼓捣麦芽糖,做成零食,满足需要。
可是放眼天下,大多数的地方,当真只有贵族人上人,才能偶尔吃到一点蜜糖。
他们甚至把糖看成万能的宝贝,伱不舒服了,肚子疼,给你一碗糖水,喝下午茶的时候,别人往碗里放一勺糖,你能放三勺……不用怀疑,你就是贵族当中的贵族,老伦敦正米字旗,老巴黎正白旗,老柏林正黑旗的贵族,都要跪在你的脚下,管你叫大哥。
当然了,大食、波斯这些地方,也好不到哪里去,看看他们的点心,用多少糖就知道了。
总体而言,还真就是中原之地,物阜民丰,对待糖没有那么疯癫。
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朱英靠着在岭南榨糖,不光支援了朝廷几百万贯军费,还顺利拿下了云南,把地盘越弄越大,都快赶上朱棣了,背后最大的财源,也是蔗糖。
所以归结起来,糖几乎是人们吃饱之后,最喜欢花钱地方……柴米油盐酱醋茶,第八样必需品,绝对就是糖!
还有一点,大多数的大明百姓,都会种植粮食……至于食盐,由于是必需品,没有盐吃,人就没有力气,身体就会出问题。
所以这俩东西,都不能太过追求利润,要让所有人吃得饱饭,买得起盐。
但是到了蔗糖这块,那对不起了,你吃不起,那就别吃,买不起就别买。
反正不吃糖,也不会怎么样。
至于能吃得起的,那就乖乖给大明贡献税收就是了。
“归结起来,糖得需求量大,市场广阔,利润丰厚……对外开拓,除了金银之外,糖几乎是首选,很难有更赚钱的生意了。”
张希孟向张承天讲解,“如果陛下能从蔗糖开始,确实是很好的选择。”
张承天低着头,想了想,不解道:“父亲,你把糖说得那么神,朱英叔叔那里,倒也是赚钱,但远远没有到你说的境界,这是怎么回事?”
张希孟哼了一声,“还能怎么回事!糖虽然好,但是榨糖实在是太苦了,需要投入海量的劳力,而且岭南的气候也不是完全适合种甘蔗,比岭南好的地方,还有不少。”
张承天来了兴趣,“爹,那你说什么地方最适合种甘蔗?”
张希孟笑道:“这地方显然不能太大,最好是个岛屿……因为岛屿很容易控制,把劳力扔进去,他们跑不掉。还有呢,这地方要湿热,气候条件合适,方便蔗糖生长……如果能找到这么一个合适的地方,一座区区岛屿,就能顶得上几个省的产出,十足的宝藏岛屿,大明天子的掌上明珠啊!”
张承天认真听完,总算明白了老爹的意思。
“这事大缺大德,还是要朱棣去干,我是不会碰的。我要找到更赚钱的营生才行!”
张希孟翻了翻眼皮,“你小子能找到更赚钱的生意?”
张承天一笑,“事在人为……爹,您说要是孩儿找到了,您老人家有没有什么奖赏?”
“奖赏?我赏你去收甘蔗!”张希孟不客气道:“你小子还是干点正事,不要以为考了第一名,就可以懈怠,懂吗?”
张承天一怔,连忙答应。他很高兴,其实老爹对自己的成绩,也是很在乎的。
放心,既然考了一次,就有第二次,到了咱们张家手里的东西,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让出去的。
这点您老放心。
至于接下来的事情,尤其是赚钱,我肯定也要找出一条路,一定能赚钱,还能让老爹目瞪口呆,瞧着吧,我张承天必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小子趁着放假,走街串巷,不放过任何的蛛丝马迹。
张承天在应天城,到处寻找发财的机会。
至于朱元璋,他已经迫不及待了。
朱元璋降旨,把一堆蒙古王公,全都叫了过来。
足有二十几位,蒙古王公贵胄,战战兢兢,连抬头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
朱元璋淡淡道:“咱已经知道了,确实是被王保保裹挟,才不得不和大明作对,你们都不容易啊!”
马哈木连忙带头,跪在地上,痛哭流涕。
“多谢陛下体谅,吾皇万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07/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