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18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26/1964


而且有许多发现不及夏知凤的,也应该赏赐,直接给个伯爵,那样的话,爵位也太不值钱了。
其实还要一种选择,就是散阶,比如江楠,她就靠着特进光禄大夫的散阶,换上了一品玉带,享受一品待遇。
只不过这套散阶体系,只是给武官员设置的。
如果是个普通人,就不适合了。
总不能把稍微有点成就的,都算上官吏吧!
再有很多人,以普通人之躯,侥幸成就大事,这种也要赏赐总而言之,光靠着官职勋爵,已经严重不够用了。
所以必须设立一整套勋章体系,来奖励有功之臣。
张希孟和朱元璋掰着手指头一算,好家伙,需要奖励的人,还真是不少。
首先大明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再造华夏之功,肯定要有所表示。
在所有勋章的至高位置上,就是华夏英雄这一项。
张希孟提议,要用黄金制作勋章这个华夏英雄勋章,正面是山河社稷,背面是万里长城,上面用大红绶带,喜庆吉祥。端庄大方。
毫无疑问,这个勋章要花很多黄金,用料不菲。
但老朱还是答应了,“先生,徐达,常遇春,冯国用,胡大海,他们都该有一份,去世的人,也要追授。至于先生,你也不要拒绝,这也是你该得的!”
张希孟眉头挑动,终于还是点头,“主公,这个华夏英雄勋章,不光是统军大将,包括冲锋陷阵的功臣,还有开疆拓土的勇士,甚至是完成环球航行的功臣,他们都该有一份。这些人都让我中华儿女,有了更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找回了我们的尊严体面,理应奖励另外臣提议,以华夏英雄勋章为蓝本,外面增加各式宝石装点,称为胜利勋章,只是授予为国家赢得主要大战胜利的功臣。譬如徐达打赢湖口大战,收复北平,譬如蓝玉这一次的岭北之战!”
老朱想了想,也表示赞同,华夏英雄虽然地位最高,但是相对广泛,可以授勋的范围非常广阔。
而胜利勋章则是针对主要的领兵大将,大明功臣。
唯有真正立下大功的人,才能获得。
属于含金量非常高的。
一句话,能拿到胜利勋章,必是有封公资格的大将。
这也算是给老兄弟们的甜头。
朱元璋全都表示赞同。
敲定了这两项之后,其余的勋章就丰富起来。
比如张希孟提议设立科学进步奖章,主要是奖励在科研领域当中,取得突出贡献的人才。
另外他还建议,针对过去二十年征战,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设立大明功勋奖章张希孟和朱元璋规划着奖项安排,确定授奖标准,然后又聊着应该获奖的人员。
他们越聊越是感慨,仿佛重温了过去二十年的经历,再一次金戈铁马,横扫天下。聊到了这些年里,那些稀奇古怪,不可思议的人和事,两个人都能开怀大笑,欢喜好一会儿。
结果就是老朱迫不及待,要颁布勋章,召集这些人进京。
借着颁奖的机会,再和老朋友们见见面,重温一下昔日的峥嵘岁月。
“咱也到了天命之年,不再年轻了,这次授勋务必要办得热闹一点至于开销,让宗正寺出,走皇家的账。”
老朱沉吟了一下,又道:“制作勋章和奖章的金银宝石,也是咱出对了,给朱棣下个旨意,他要是方便,就多进献点。还有,授奖的书,让太师写,他辛苦点吧!”
好家伙,老朱出钱打造,张太师亲自手书,这玩意绝对能当丹书铁券用了。
论起效果只怕还会更好。
过去朱元璋也赐过金牌,金碗等等,如今大量颁发勋章,也是理所当然。
值得一提,在商讨谁能拿到第一枚华夏英雄勋章的时候,人们发生了激烈争吵。
因为按照张希孟的标准,有些人就绕不过去。
比如说韩山童!
这位可是红巾大起义点炮仗的那个,虽然他刚刚聚集三千人,就被地方官拿下,属于出师未捷身先死。
但是对不起,人家就是开山鼻祖。
随后刘福通的韩宋,包括芝麻李、布王三、郭子兴等等,都是响应追随,这点谁也不能否认。
既然起兵抗元,恢复华夏山河是英雄壮举,总不能只算徐达常遇春的北伐吧?
而且这一次也明白说了,死人也要追授,韩山童就没有理由不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26/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