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18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70/1964


仅仅是土豆,就带来了这么大的变化。
上国的好东西多着呢!
等我们再带回几样,倭国就能改天换地。
但是吧凭什么让上国给咱们好处啊?
咱们也要跟上国一致,咱们也要融入华夏明那个幕府将军,就是最大的障碍,只有天诛此贼,尽数归附上国,才能吃饱肚子,过上好日子!
这话很显然有点忽悠人,但是对不起,倭国还就吃这一套。
尤其是那些种植了土豆的农夫,很多都是生平第一次,吃了个饱饭!
很快他们就意识到,土豆是宝贝,价值连城的宝贝,不光明年还要种植,另外如果有人想要购买,必须付出足够的代价才行。
总而言之,伴随着土豆的种植,在九州岛,包括倭国的西南,几个藩镇大名,还有遣明使,他们联合起来。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尊皇攘夷!”
“尊大明天子,攘除幕府!诸君,拜托了!”
幕府将军的全称是征夷大将军,尊皇攘夷,天经地义啊!
土豆的成功试种,让遣明使们士气大振,他们仿佛得到了一种神奇的力量,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是堆在地窖里,那么多的土豆,一亩地就足以填饱一家人肚子,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东西!
他们甚至要求,除了种子之外,多余的土豆,必须交给他们统一支配,充当军粮啃着土豆,推翻幕府!
===第八百六十九章
疯狂的大明科学家===
土豆的大获成功,在大明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亲自参与土豆种植的皇孙朱雄英,还被视作神童,皇室英才,甚至还有人在报纸上刊登出来,大加赞许。
只不过这篇文章刚出来,下午就被拱卫司给拿了。
下令的人正是老朱!
倒不是老朱不喜欢人夸自己的孙子,可问题是孩子才几岁啊?
土豆种子是马家父子拿命换回来的。种植方法也是大家伙摸索的,朱雄英就是跟着干了点活,虽然也做了点记录,但全都是张希孟和他师父夏知凤指点的。
就凭这点功劳,也能被吹上天?
那样一来,岂不是遍地都是神童了?
咱大明皇室,老朱家的人,不能带头干这种混蛋的事情。
不过朱元璋倒是对孙子很满意,他勉励朱雄英,在这条路走下去。等什么时候,真正解决了难题,做出了贡献,那时候才算有所成就。
朱雄英自然很认同皇祖父的教诲。
小家伙乖得不得了。
朱元璋哈哈大笑,牵着朱雄英的手,去了徐达家里。
就在徐达的府上,燕王妃徐妙云还继续住着,而且她刚刚给朱元璋添了一个孙子,也就是朱高炽。
朱雄英出生很早,甚至比几个小叔叔还大,所以他的字辈没有来得及确定,只能这么叫了。
但是到了朱高炽这里,终于进入了元素周期表的时代。
朱高炽是火字旁,下一辈就是土,然后是金,水,木……总而言之,是要生生不息,一直传承下去了。
作为朱棣的长子,徐达的外孙,朱高炽这个小子受到的关注非常高,甚至连张承天都格外喜欢他。
胖嘟嘟的,太招人稀罕了。
许是同为胖子,惺惺相惜,张承天每次过来,都会给朱高炽带礼物,还会抱着小家伙玩,连徐达都不得不承认,张承天这家伙,对自己这个外孙,还是真不错。
除了张承天之外,夏知凤也会过来,她主要是看看徐妙云……说来惭愧,朱棣在西域督兵,徐妙云怀着孩子,没法动身,现在生了孩子,也过不去……至于夏知凤,她现在也是事情一堆,张庶宁又在龙场办学。
说起来真有点同病相怜的感觉,她们凑在一起,倒也有不少话。
老朱今天过来,先是抱了一会儿朱高炽,逗了小家伙一会儿,就放着他睡觉了,才几个月的孩子,除了吃就是睡,简直无忧无虑到了极点。
朱元璋看了半晌,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悄悄退出来,朱元璋就对徐达道:“怎么样,咱想给你的女婿加点担子!”
徐达一怔,忙道:“燕王殿下的担子已经不轻了,上位还要?”
其实徐达的意思,你还怎么加啊?他都是藩王了,有自己的封地,兵马。难道还能更高升一步,让他当储君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70/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