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18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79/1964


老百姓在房舍周围,大量堆放木材。一些街区胡同的道路又窄,因此一旦失火,就会迅速蔓延。
所谓火烧当日穷,多少人家,都会败在火上面。
绝对不可以马虎。
这几年,平均算下来,每年应天的火灾数就有大几百次,死于火灾的人员,少则上百,多则二三百,损失非常惨重。
因此应天城中,也非常重视防火,比如每个街区,都要挖掘水井,设置汲水点,有些人家,还要在院墙
可即便如此,也很难说每一次都能防住。
五城兵马司,就有上千人,专门负责防火,每年都有兵丁被火烧死
知道了这些,也就明白了老兵发明热气球的初衷。
就是想提前预警,减少损失。
而且他的灵感来源,也是火场的出生入死,他发现每次着火,升腾的热气,会把灰尘,薄纱,吹上天空。
每年因为放孔明灯,也会产生火灾,而孔明灯又是靠着火焰燃烧,带来的热气飞天或许就是一种提示。
把孔明灯做得大大的,人坐在里面,就能飞上天空,站在空中,就能观测应天城中的情况,哪里出现了烟火,立刻提前预警,通知
老兵的热气球试验成功之后,立刻用在了消防上面。
首先,将庞大的应天城,分成八个街区每处都安排一个热气球,升到空中,居高临下观察。
一旦发现火警,赶快用旗语通知
员,决定调拨人员水车数量
这套系统推出之后,立刻取得了奇效。
由于站在高处,看得清楚,调拨人员得力。
三个月时间里,就提前扑灭了上百次火情,足足三个月,没有军民因为火灾丧命。
这个热气球预警系统,立刻得到了追捧。
苏州,杭州,扬州,乃至北平等地,全都引进过去,而且很快出现了一大批生产热气球的作坊。
发明热气球的老兵,也很顺利得到了三十万贯的奖金。
只不过他并没有要这笔钱,而是把钱捐给了历年牺牲在火场的弟兄,他依旧只是个五城兵马司的普通老兵,推着水车,在街上忙碌。
或许唯一的不同,就是在他的胸前,额外多了一枚大明功勋奖章。
也正是这枚金灿灿的奖章,让老兵变得与众不同起来。
哪怕京城最高级别的勋贵,遇到了他,也不敢随便造次。
不然的话,一旦传出去,那可是要命的事情!
在这个大明朝,虽然有宗室勋贵,但是国家的底色,依旧是老百姓,那些有过贡献的普通人,都会受到高规格的待遇。
拂林国皇子曼努埃尔在大明已经住了一段时间,他渐渐开始了解大明,懂得了一些这个国家的特点。
他早上会起来买点豆浆油条,偶尔还会去烤鸭店,弄一只枣红色的肥美烤鸭,用饼卷着吃。
和他一样的西方商人,似乎也不少。
他们不光穿大明的衣服,吃大明的食物,讲大明的语言,还有人会精心修理他们的胡须,把头发留起来,挽成一个发髻。
总而言之,从里往外,把自己变成一个大明的人。
曼努埃尔会仰望天空,看着那些宛如眼睛的热气球,渐渐的,升起不一样的感觉。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刚来的时候,张太师和自己提到的东西,还有其他人教给自己的秘诀其实真的是很简单。
无非是把每个普通人都当成人,真心对待百姓,就像这个热气球多么神奇,多么了不起的发明。
可是这个发明,却是为了预防火灾,保护平民安全而创造出来的。
不是为了贵族老爷们的享受。
大明如此对待自己的百姓,自然能得到百姓的拥戴,大明兵马,战无不胜,根源就在这里!
反过来再看看他们拜占庭百姓又和奴仆有什么差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79/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