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18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97/1964


知道了这一点,再提什么辛苦勤劳,耕读传家,苦心积攒家底儿,终于致富逆袭听起来是很励志,也挺让人激动的。
但是对不起,这几乎不可能是现实。
层层限制,早就决定了,靠着正常的办法,绝对没戏。
那些富户又是怎么来的呢?
经过隆赞的调查,他发现一大半以上,竟然都是元朝造就的,不用说了,他们替元朝征税,帮着元廷压榨老百姓,靠残酷的手段,成为富甲一方的豪族。
其次呢,还有些时间比较长的家族,他们倒不是靠着元朝,或者说不只是靠着元朝人家在宋朝就很有钱,甚至还能往前追朔。
这就是所谓世代豪门,这些豪门自然也不是靠着老老实实耕田种地发家的。按照他们的族谱,明明白白写了,某某考中进士,入朝为官,从此改换门庭,家道兴旺还用得着多说吗?
这不就是靠着当官,换来的权势,然后兼并土地,积累财富吗?
又有谁是辛苦持家呢?
隆赞把自己总结的东西,写成了章,交给了学堂老师,谁知竟然被退回了。隆赞也是大惊,为什么退回?
这可是太师赞同的,你们为什么不许发表?
“天下太平,盛世和乐,你再旧事重提,也不是不行,就是有些不合适,不如缓缓?”
隆赞嘴唇铁青,浑身颤抖,这叫什么?
正在这时候,突然门被推开,景清直接走了进来。
“用不着缓!现在发正当其时!怎么,韩老师,有人污蔑红巾,污蔑当朝勋贵,可以大行其道。我们就事论事,讲讲昔日的真实,怎么就大逆不道了?”
这位韩老师被怼得无话可说,隆赞的章,算是顺利发表。
而几乎与此同时,徐达也亲自撰写了一篇回忆章,严肃驳斥所谓屠城之说!
徐达把问题讲的很明白,不是什么成王败寇,而是王道荡荡,群寇自然瓦解冰消他把当初从临淮镇起兵开始,军中的主要规矩,全都罗列出来。
别说屠城,就算是随意抢劫百姓,拿走财物,都要受到严惩。
最后徐达提出了一个问题,虽然身为魏国公,又是朝廷御史大夫,但是在关乎将士名誉的问题上,他不能坐视不理一句话,谁敢胡编乱造,谁就要等着上大堂,等候审判!
===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
以徐达的身份,自然不会轻易表态。这一次的事情,也确实让这些功勋大将感到了心寒。
他们还没死呢,就这么多冒出来,把没做过的事情,栽在了他们的头上。这就太说不过去了。
过去常说,不许勋贵欺负人,但貌似有一个问题,假如有人欺负了勋贵,那该怎么办?
你不信吗?
那眼前的事情,怎么解释?
常遇春屠城,徐达屠城,过两天就是朱元章屠城,敢情这大明朝是靠着杀戮老百姓换来的?
大明朝以民为本,说了这么多年,都成了欺人之谈?
无论如何,这事情也要查个一清二楚,不然绝对没有办法交代!
徐达这边刚刚出来表态,另外一边,朱春已经将一个人从松江府押解到了应天,送到了张承天的面前。
此人中等身材,四五十岁的样子,筋肉扎实,看起来早些年应该有些功夫,只是最近身体发福,不及昔日了。
“你就是俞本?”
此人躬身施礼,“在下确实是俞本。”
“你去松江干什么?为什么抛弃家人,准备干什么?”
“在下并没有抛弃家人,只是我打算出海,谋个出路,担心家人阻挠,故此先斩后奏。”
张承天点了点头,“原来如此,你不是写书写得挺好的,怎么就要出海了?莫非是去找灵感了?”
“这个自然不是。我是赚了点钱,又想着陛下鼓励出海开拓,所以就想碰碰运气。”
张承天忍不住大笑,“这么说,你还是个大忠臣了?”
俞本老脸微红,“忠臣谈不上,我,我追随陛下,打了好些年仗,自然是忠心耿耿,还望明鉴!”
“忠心耿耿?我呸!”张承天毫不客气,“俞本,你说自己曾经在军中那这篇东西,你该知道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97/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