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19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07/1964


说实话,他是万万没有料到,在张希孟这里,竟然得到了这么个答桉,可仔细思量,似乎又是理所当然。
张希孟主张四民平等,但他从来都没说皇帝也要和百姓一样,事实上也根本不可能。而且失去了一个能最终决断的人,大家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会陷入无限度的扯皮。
就像现在,非要定个什么规矩,指望着往后的皇帝也能老实听话,遵守祖训,那是不可能的!
毕竟老朱定的祖训,被推翻了多少?
可话又说回来,指望着天子永远都高高在上,能够乾纲独断,那也是痴人说梦。毕竟纵观大明的历史,大约从孝宗开始,甚至更早,天下就不是皇帝说了算了武宗和世宗,这对堂兄弟,曾经试图抗争过,结果武宗掉水里了,世宗更有趣一些,经历了壬寅宫变,差点被宫女勒死,然后也老实了,专心致志修道去了。
没法子改变,只能躺平。
然后又是几十年,终归于烟消云散。
一个王朝,终归是有寿命限制的,很难逆天!
所以从张希孟来说,让他放弃对公平的追求,屈从利益集团,从屠龙少年,蜕变成一条恶龙,张希孟是不愿意的。
他也不认为订立一个法令,就能限制住所有人,解决千秋百代的大事。
在张希孟的内心,他最大的希望,还是把握现在,努力做好榜样,治理好国家。至于后世子孙,有本事学,甚至青出于蓝,那是他们的能耐,如果做不到,也只能说天意如此。
归结起来,公平无止境,治国无终点!
这就是张希孟想告诉朱标的东西从张希孟这里回去,五天之后,朱标终于开始行动。
面对中书省递交上来的判决结果,他直接推翻了。
“陈迪明知假话,却怂恿俞本,以书籍污蔑君父,诋毁诸将。这不是随便的言语不当的问题。他以子骂父,大逆不道!我以为该以谋大逆论处!”
孙炎一听,骤然大惊,因为他们拟定的那个罪名,最多就是杖责八十,发配塞外。虽然对于一个七十来岁的人说,已经足够要了他的命,也足够警示世人。可朱标居然还不满意,愣是要以谋大逆论处!
要知道谋大逆可是灭九族的罪啊!
“殿下,陈迪为官也算清廉,是不是能网开一面,也好彰显殿下的宽宏?”
“不必!”朱标冷冰冰道:“他取死有道,用不着怜悯。那些跟他干一样事情的,也都比照办理!不许徇私舞弊,更不许法外开恩!”
随后朱标又补充道:“告诉皇家,也无关紧要,需要怎么办,就怎么办!”
孙炎浑身剧烈一振,连忙躬身,“臣遵命!”
===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资产===
朱标说不许法外施恩,基本上就钉死了棺材板,孙炎领命下来,回到了中书省,传达了意见。
几位尚书当中,包括罗复仁在内,都眉头紧锁,很是发愁。
“元辅,陈迪在朝多年,从税务到户政,他经手的事务太多,跟他一样主张的人,也不在少数,如果以谋大逆论处,只怕牵连太大,又要血流成河。你,你为何不跟殿下争一争啊?”
罗复仁当然不是和陈迪站在一起的,只不过屠刀落下,人头滚滚,他不免迟疑。其余钱唐,毛贵,杨基,王进等人,同样皱眉头。
尚书高官,已经站在了臣顶点,照顾自己属下,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是面对朱元章,他们自然不敢,但是面对朱标,还是能争一分是一分唯独胡惟庸,他低垂着眼皮,仿佛睡着了一般,一句话也不说。
孙炎还瞧了瞧,最终也无可奈何,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位就成了藁木死灰,只等着致仕回家。
“诸公,你们让我跟殿下争,我倒是想问问你们,我怎么争?太师的二公子已经被陛下罢了指挥使的位置他就是向陛下谏言,说是殿下身边出了奸佞,怂恿殿下,污蔑陛下和勋贵,是为了抢班夺权,逼迫陛下真正退位!这个桉子办不下去,拿不出一个让所有人心服的结论,你们打算置殿下何地?置咱们自己何地?”
孙炎这几句话,掷地有声,让众人一阵恍然原来如此!
张承天这小子这么一闹,其实是给朱标下了台阶,解了难题。顺理成章,严办这个桉子。而且明面上太师府丢了一个指挥使,二公子吃了亏。
这事情可大可小,张希孟不在乎就不在乎了,可他要想借题发挥,在坐的这帮人,还真扛不住。
而张太师会不会出手,自然看在场众人的动作了。
不经意间,就布了这么巧妙的一个局,也不知道是不是张太师教的,假如不是,那这位张二公子可是功力非凡,少年妖孽!
太师府的成才率,还真是恐怖如斯啊!
现在所有人都骑上老虎背了,朱标要给老朱交代,不查不行,群臣要给太师府交代,也不能放松。
总而言之,为了自己的老命,千万别留手了!
查吧!
众人很快统一了意见,首先围绕陈迪这个桉子,彻查跟他亲近勾结的人,随后严查教化部,揪出其中想法有问题的官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07/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