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19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36/1964


此刻大明实力强悍,固然能压制住他们,可一旦国力衰退,他们必定乘势而起。
而且还有个问题,这些人生活如此艰难贫困,年景好他们还能维持,可年景不好,遭了灾,为了一口吃的,南下抢掠,也似乎是理所当然的。
你跟他们说不能反叛,要心怀忠义似乎是有点想多了。
“先生以为,可有什么解决问题之道?”
张希孟道:“说到底,还是太过落后,要想长治久安,必定要发展,要富裕,要能安稳活下去。吃饱了肚子,然后才能讨论教化的事情。有了教化,人心归附,才能长治久安。不过在当下,臣提议主公可以赏赐些土豆,让他们种植。”
朱元章眉头一皱,人家进献金子珠宝,你回赐土豆,是不是太过分了?
好歹给点正儿八经的好东西啊?
不过既然张先生说了,那就这么办吧,反正有什么坏事,也是张太师兜着,跟他没关系。显然,朱元章是想多了,对于这些从遥远的北方过来的女真部落来说,金子和珠宝,真的不算什么。
他们甚至不明白,外面的人为什么会喜欢这些既不能吃,也不能喝的废物东西尤其是黄金,沉重无比,哪有粮食来得实在?
不过是想着大明强盛,不得已罢了!
至于得到了土豆,听说这东西能亩产几百斤,还不挑土地,这些人都发了疯,不停询问,是不是真的?
张希孟下令,让人给他们炒了点土豆丝,又烤了几个土豆。
等吃完之后,海西女真的首领们纷纷跪倒地上,痛哭流涕。感谢大明恩典。他们纷纷表示,愿意进献黄金,只要真能产那么多土豆,让他们吃饱,想要多少黄金,他们就弄多少还有海东青,他们那边可多这玩意了,听说以前蒙古,契丹的贵胃,都喜欢这玩意。
为了抓鹰,死了老多人。
现在大明想要,他们愿意玩了命给弄来!
老朱连忙告诉他们,大明不要什么海东青,架鹰遛狗,那是纨绔子弟的风气,大明不许这个。更不会勒索女真各部。
大明想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你们女真人也是大明子民,华夏苗裔。
由于知道了你的难题,朝廷会提供帮助,给你们良种,帮你们发展农业,解决生计问题。
接下来会安排船只,定期进入黑龙江,收购山货,兽皮还会派遣人员过来勘探,如果发现了矿藏,开发之后,会拨出专门款项,扶助女真诸部。
再有,要设立学堂,给你们的年轻人,提供读书提升的机会、
朱元章一口气承诺了十几项张希孟在旁边听着,频频点头,基本上自己能想到的,老朱也都说了。
不过光是凭着这些,就能解决问题吗?
还真不够!
因为他们学了本事,有了钱,可能还想要更多,甚至可能会膨胀到认不清大局,然后南下抢掠,这是无论如何也不行的。
所以这种时候,就要用到李善长的那条计策。
审视所有诸部首领,张希孟和朱元章同时注意到了一个家伙,他叫勐哥帖木儿,从这个名字就知道,他是蒙古人,并非女真人。
仔细一问,原来是当初元廷让他统领辽东诸部,后来大明北伐,勐哥帖木儿也算是识趣,没有跟大明作对,还主动归附。
由于他在辽东多年,才受到了各部推崇,成为了大家伙的代表。
老朱听完之后,颇为感慨,“张先生,咱召见女真首领,却没想到,如今竟然是一个蒙古人统领女真诸部勐哥帖木儿,咱问你,你的属下可有汉人?”
“有!有啊!回陛下的话,有个叫张桓的,他现在统领好大地盘,有万八千人,专门做生意,很是有钱!”
张桓!
张希孟眼前一亮,如果没记错,这家伙或许还真是自己的便宜亲戚。真是没有想到,他还真闯出了一片天地!
上万人,还垄断了生意,这要是不发财,当真是天理难容。
“主公,由此可见,辽东大地,胡汉杂居,各部之间,完全可以相安无事,共同富足安康。我大明囊括日月,心胸宽广,如何容不下蒙古,女真?”
朱元章欣然点头,“说得好,日月尽在大明之下,各部百姓,也都是大明子民,炎黄苗裔!”
他们俩一唱一和,逐渐引到了关键的地方。
这时候颤颤巍巍的李善长笑道:“上位,既是华夏子民,可就要为国出力,征战沙场啊!”
那个勐哥帖木儿听到了这话,连忙跪倒,磕头作响。
“陛下,臣愿意替大明征战,我们都愿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36/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