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2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9/1964


不多时,以汤和,徐达为首的千户们来到了大堂,将商议的情况简单说了一下,就看他们的意见。
令人出乎预料,徐达,冯国用两个竟然主动站起来,“上位,张先生高论,听他的吧!”
老朱不动声色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徐达和冯国用看了看,徐达先说道:“上位,元军兵马太多,我们派出多少兵马,一旦进入高邮地界,都不过是以卵击石,哪怕张士诚不耍坏心眼,我们也奈何不了元军。恰恰相反,只有在滁州,和州,我们自己的地盘,才能跟元军决战!毕竟人心在我!”
冯国用也用力点头道:“上位请想,如果张士诚能守住高邮,脱脱最多也就是派遣偏师,袭击我们罢了。如果张士诚守不住,我们和他结盟,张士诚带着残兵败将,要退到滁州,我们是接,还是不接?”
“如果接纳张士诚,元兵势必追杀过来。如果不接,却是败坏了盟友之谊。就算再退一步说,就算元军攻灭了张士诚,也未必就一定来打我们。实在没有办法,我们还能和元廷讲和,拖延时间吗!元军人多势众,可越是壮汉,吃得越多。别看这一次脱脱起倾国之兵,要一举荡平红巾,我敢说他是痴人说梦!元廷有足够粮饷,何至于等到今天?”
冯国用一番话,说得众人豁然开朗。
徐达也跟着补充道:“元廷集结了许多西域兵马。我从吴大头那里得知,这些兵马都怕酷暑。如今是十月份,到了明年三四月份之后,他们就没法继续打仗,必须退回北方避暑。如果张士诚能抵挡两三个月,我们的压力就没有那么大,只要提防江南的元军就好。”谷
两位武将的观点,和人这边完全不是一个路数,甚至张希孟跟他们也有很大的差别。在他们看来,为了拖延时间,哪怕和元廷讲和也是可以的。
这就很军人。
只专注战场,不太想别的东西,反正怎么有利怎么来。
在他们看来,完全可以把张士诚推到前面,先跟元军消耗。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和元廷示好,迷惑敌人,给自己争取时间。
这些想法在汉贼不两立的人看来,属于不择手段,离经叛道了。
果然是武夫无德!
可仔细想想,也未尝不是一个办法。
朱元璋比前面思索的时间更长,他并没有立刻下结论。
而是说道:“徐达,冯国用,还有汤和你们,等以后有重大军情的时候,你们也跟着商议吧!”
武将们捞到了一个参与决策的权力,尽管这几位千户还不明白意味着什么,但他们的心情都很不错。
而且官当中,只有张先生和他们看法一致,自然就觉得张希孟更加亲切,先生果然厉害!
朱元璋这边虽然没有最后敲定方略,但是却也没人搭理罗贯中了,直接把他扔在了一边,也没人搭理他。
住在客栈的罗贯中很愁苦吗?
恰恰相反,他的快乐外人根本想象不到。
他手上有三千两黄金的巨款,朱元璋不见他,自然就送不出去,那就只能成为他的小金库了。
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喝什么就喝什么。
罗贯中一口气包下了一个院子,顺便还找了两个姑娘过来陪他。
红袖添香,彻夜写书。
有香茶美人相伴,夜深人静,思泉涌,罗贯中只觉得浑身的艺术细泡都升华了,老师写了水浒传,自己绝对要超过老师,写下一部更了不起的著作!
罗贯中白天出去看戏,他追着吴大头的戏班子,演到哪里,看到哪里,就当是采风了。
然后晚上回去写书,有空了还跟美人说笑,这日子过的,哪怕连白金都羡慕垂涎啊!
什么诚王啊,就当他不存在。
只不过有些事情,哪怕连张希孟都预料不到“上位,大事不好了,赵均用这个贼,投降了元廷!”
“什么?”
得到消息,滁州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包括朱元璋在内,他们一直在计算元军的兵力,想着应对之道,却没有想过,赵均用居然能背叛红巾,投身元廷。
“消息可靠吗?”朱元璋追问。
郭英解释道:“上位,这是在赵均用身边的一个护卫送出来的消息。他说赵均用愿意给元军充当前锋,脱脱的弟弟也先帖木儿率领十万大军,在他的后面。他们打算先分兵攻灭滁州红巾,也就是咱们!”
元军居然要同时攻打滁州和高邮!
也先帖木儿是脱脱的弟弟,元廷的御史大夫。
他统御十万兵马,战力绝对不可小觑,而且还能和脱脱遥相呼应,一起推进。
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
不管是主张和张士诚结盟的几个臣,还是主张坐山观虎斗的张希孟,以及几个武将,全都没有料到,元军竟然会这么托大,直接分兵并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9/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