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3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7/1964


为首将领立刻过来躬身施礼,“见过张经历,罪人原本在枫林先生门下读书,后来红巾军起,就招募乡勇,守土自保,后来被元廷任命,守卫池州。不过罪人虽然当了元廷的官,但是却没有给他们做事,只是守着池州,日夜期盼明主如今枫林先生亲至,晓以利害,罪人愿意归顺,还望收留!”
张希孟点头,“黄将军顺天应人,此举更是功德无量,主公必定会重赏的。”
安抚了黄振之后,张希孟又跟朱升聊了起来。
眼下江南的朱家军已经超过了一万五千人,携着新胜之威,攻取太平,希望不小。
而一旦拿下了太平,和州的元军就成了丧家之犬,虽有十万之众,必定全军覆没!
朱升想了想,虽然有机会获胜,但是老头觉得还是应该稳妥起见。
“大江阻隔,最难的就是默契配合。如果我们仓促进攻,万一和州元军回兵,毫无准备,必定大败。”
朱升道:“老夫的意思是一面向主公报捷,一面徐徐进兵张经历正好发挥自己的本事,可以大肆收拢铜陵、池州等地的兵马,不断聚集势头,向太平路压过去。同时等候上位的意思,再准照命令行事,则无往不利!”
张希孟点头,“果然是老成持重,就按枫林先生的意思办。”
张希孟一转身,对着李忠道:“行了,这次你立了大功,就代表我,去给主公报捷吧!”
李忠还略有些不好意思,让他去见舅舅,吹嘘自己的战绩,是不是太不谦虚了?要不换一个人也行啊!
张希孟看着他发笑,“让你去你就去,主公看见你,只会欢喜的。”
李忠这才答应,他立刻动身,乘坐廖永安准备的快船,渡过长江,直奔和州,一想到即将见到舅舅,心里热乎乎的,虽然分开没有多久,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太多了,正好跟舅舅聊聊!
===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
朱元璋在青山大营接见了外甥李忠,分开不久,但是朱元璋能明显感觉到李忠身上多了一股子煞气,原本的少年青涩褪去了很多,整个人看起来英武许多。
老朱何等敏锐,立刻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你杀人了?”
李忠咧嘴一笑,“多亏了张先生,他给我好些历练的机会。”
“哦?快说说,让咱听听。”
李忠就把张希孟派他去巢湖姥山寨的事情说了,随后又提到了渡江攻取铜陵,提到了围攻纳哈出。
虽然李忠没好意思吹牛皮,但是朱元璋也听得明白,“你说说,是怎么想到骗元军的,怎么就想到了说纳哈出死了?”
李忠挠了挠头,“也就是急中生智吧,我似乎记得有哪场著名的战斗,就是这么赢的。”
朱元璋略微怔了一下,就道:“当年前秦苻坚统御大军征讨东晋,结果在淝水之上,选择后退,让开战场,和北府兵决战,结果由于兵马之中,胡汉混杂,互不统属,加上鲜卑慕容垂等人心怀叵测,前秦大军后退之际,就有人讹传说是大军战败,苻坚战死随后几十万大军做鸟兽散,前秦霸业,灰飞烟灭。”
朱元璋顿了顿,“苻坚虽然出身胡人,但他重用王猛,劝课农桑,大兴教化,励精图治,也算是一位明君圣主。奈何他手下胡汉混杂,人心混乱,到底不能做到上下一心,如臂使指,这才有了淝水之败,一败涂地!如今的元朝江河日下,军中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乱糟糟的一团,也和前秦有几分相似之处。你这法子也算是对症下药,可若是遇上了一支上下一心的兵马,却未必能得逞了。”
李忠知道舅舅这是在教导自己,而且他也惊讶发现老朱的水平提高太快,看起来是没少读书。
“舅舅,张先生就教导过我,说平时练兵狠一点,装备好一点,用心细一点,多争取几分胜算到了真正的战场上,就只有随机应变四个字了。”
朱元璋略微一怔,忍不住大笑:“好,好啊!张先生能有这番见识,可见他的军略也进步飞快,让他渡江,咱这一步算是走对了。”
老朱好奇道:“你们在江南的兵马多少,情形如何?可能攻下太平,金陵?”
李忠打起精神,仔细向朱元璋介绍。
经过初步整顿,巢湖水师,左右两个大营,一共一万二千多人,算上张德胜部,常遇春部,将近一万五千人,在对付纳哈出的时候,损失了不少。
随后又得到了池州的兵马,加上此刻张希孟还在大力征召兵力,人马应该很快突破两万。
“张先生和枫林先生商议过,此刻进取太平虽然有机会获胜,但是胜算不高,是否要冒险进军,还要等舅舅的意思”
朱元璋微微颔首,其实他很清楚,如果当真是战机难得,张希孟自己就决定了,没有人会错失到手的机会。既然他来请示,就说明张希孟的把握不大。如果朱元璋确实需要他发动进攻,那么张希孟也会毫不迟疑执行命令。
老朱却是淡淡一笑,“收巢湖水师,渡过长江,攻取铜陵,生擒纳哈出张先生已经打得很好了,咱要是不露一手,岂不是成了废物!正好,你过来了,舅舅就让你开开眼!”
李忠一怔,舅舅这是要整个狠活儿啊!
还真别说,的确让李忠猜到了。
朱元璋此刻屯兵青山大营,而元军主力尽数在和州城里这个局势就让人很迷惑,怎么回事?老朱打败了不成?
自然是没有,朱元璋主动放弃了和州城,把元军给塞进去的。
前面提到元军主力攻击和州,所幸常遇春发挥神勇,暂时保住了和州,随后朱元璋领兵来援,但是老朱很快发现对面元军众多,如果困守和州,根本行不通。
“舅舅考考你,当下和州最紧要的是什么?”
李忠稍微思忖,便道:“是粮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7/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