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3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5/1964


比如夺取滁州之后,直到夏粮收获,才向外面用兵,而收取和州之后,也是在收获一季粮食之后,才大举渡江。
如今在江南的用兵,供应金陵的开销,已经消耗了许多积累。
务必要等到再次收获,才能有军粮支持继续作战。
而且现在金陵还是一团乱麻,其他地方也好不到哪里去朱家军不是流寇,不能抢掠百姓,必须要有足够的粮饷。
其次,每占据一个地方,都要进行彻彻底底的改革,建立起新的秩序,并且让治下产生充足的收益。
至少可以供应部分军需,不至于拖累全局,唯有如此,朱家军才会考虑下一个目标。
抢地盘扩张很重要,但是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更重要。
只不过有些事情并不尽如朱元璋的心思。
就比如这些富户豪商,他们宁可去投靠张士诚,也不愿意配合朱元璋。
咱到底做错了什么?让你们如此厌恶咱老朱?
烦躁不爽的老朱,又遇到了刘基这事,一个考试满分的士子,老朱满心以为捡到了人才,没想到竟然是元廷的官吏,而且还是忠心耿耿的那种。
他过来居然是探查虚实的!
所幸没有公布考试结果,不然的话,他的这张脸就丢了个干净!
原来不止元廷会尴尬,他朱元璋也差点社死!
依照朱元璋的性格,他真想把刘伯温给宰了,剥了皮,做成枕头,挂在城隍庙,才能解了心头之恨。
可偏偏张希孟还要把刘伯温塞到了战俘营。
到底能反思个什么出来?
朱元璋忍了好一阵子,到底还是没忍住,让人把张希孟叫来只不过张希孟还没来,马氏就抱着儿子来了,往旁边一坐,也不出声,就盯着老朱。
朱元璋被弄得很不舒服,“妹子,你,你抱着儿子下去吧,回头咱给你说!”
马氏丝毫不为所动,“你愿意说什么就说什么,我就听听还不行了?难不成你们还能闹起来不成?”
朱元璋翻了翻白眼,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奈何他这么想,却不敢这么说。
毕竟张希孟算是他半个老师,跟张希孟吵架,就已经够过分了,如果还在夫人面前,简直要把脸皮踩在脚底板了。
老朱极力控制情绪,面对张希孟过来,老朱努力挤出一个笑容。
“先生,那个刘基怎么样了?他愿不愿意改过自新?”
张希孟略沉吟,一看马氏在这里,他反而松了口气,有些话或许能说了。
“主公,刘基给元廷效力二十多年,主公觉得他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幡然悔悟呗!难道他还要给元廷效力不成?”
“咳咳!”马氏突然咳嗽道:“重八,你吵这么大声干什么?别把孩子吓到了。二十多年啊,别说是人,就算是一条狗,一只猫,那也是又感情的。如果刘基毫不留恋元廷,那不是忘恩负义吗?”
朱元璋翻了翻眼皮,气呼呼道:“说你头发长见识短,什么叫忘恩负义?恩情有大小,仁义有轻重。元廷给他的是私恩,恢复中原,拿回咱们的疆土,这是大义!如果连这点轻重缓急都分不清楚,这人就是个糊涂蛋,杀了也没什么可惜的!”
朱元璋几句话出口,张希孟竟然露出惊喜的神色,简直太意外了,他很想跟朱元璋讲的就是这事,没想到老朱竟然自己想通了,那接下来的事情就好谈了。
“主公,咱们的地盘越来越大,要用的人也越来越多,不少元廷旧人充实到了我们的队伍之中,要如何看待这些人,急需主公定个调子,才能安抚人心,稳定秩序。”
朱元璋眉头紧皱,低声道:“你说清楚点。”
“是这样的,主公请想,就像刘基这种人,他侍奉元朝二十多年,为了避免别人说闲话,他们必定会表现出一些对元廷的追忆,说是真的这么想也好,为了应付外人的指指点点也好,他们都要做做样子。”
“偏偏这事情又到了主公这里,主公当然不喜欢他们怀念元廷,要求他们一心一意,替主公效力。可问题是如果他们真的彻底抛弃元廷,是不是又成了无义小人?这不就成了父子骑驴,进退不是了!”
张希孟一边分析着,竟然也渐渐体会到了刘伯温等人的尴尬。他们对元廷表现出留恋,那是不忠,不留恋,那是不义。在中间反复横跳,那是不忠不义!
而历史上刘伯温等人就是如此,哪怕到了应天,他们也忐忐忑忑,自己就说“不能无介于心”,他在乎,朱元璋更在乎,结果君臣陷入了猜忌怪圈。
在元顺帝死的时候,朱元璋自然是大肆庆贺,而刘伯温等侍奉过元朝的臣子也想拍老朱的马屁,结果朱元璋直接告诫他们,曾经侍元,不许庆贺。直接把刘伯温的老脸打在了地上。
那刘伯温冤枉吗?
一点也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5/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