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4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2/1964


这时候也先帖木儿竟然急了,他对张希孟讲的东西还是糊涂的,只觉得元朝皇帝从一开始就是罪行累累,错误严重,根本没有奉行天命,简直糟糕透了。问题是他们这些人该怎么办?还有没有抢救的必要啊?
“张先生,我等该当如何?莫非就十恶不赦吗?没有一点改过自新的机会吗?”
张希孟笑道:“自然是有的,你们首先要真正反思,要认同均田均赋的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和百姓的一样的位置。只有如此,才能彻底跟过去切割,才能重新做人!”
虽然没有给他具体的承诺,但是也先帖木儿已经十分满意,连带着其他几位蒙古高官也都松了口气。
同时他们也明白了,这就叫格局!
难怪朱家军俘虏他们之后,并没有下杀他们,人家志存高远,岂是凡夫俗子能理解的!
从今往后,就老老实实改造好了,总还有机会的。
这是一场让所有人都很满意的大会转过天,朱升和贾鲁相约,两个人骑着驴出城,怀中就揣着朱家军的分田大纲,前去探查民情。
张希孟讲身体力行,不会因为他们的一番谈论,就完成了分田大业,恰恰相反,真正艰难的工作还在后面。
但是这俩老头明显信心十足,毫不畏惧。
“咱们可不能让年轻人小瞧了,老马更要当先啊!”贾鲁笑呵呵道。
朱升皱了皱眉,“可咱们骑的是驴啊!”
“驴怎么?这小驴跑起来,可不比马慢不信你瞧着!”说着贾鲁抓着鞭子,朝着朱升的驴屁股,狠狠抽了一下!
“老贾,你使坏,你玩的阴的!”朱升死死抓着缰绳,险些摔下去。他的背后响起贾鲁的笑声,老头也给了自己的小驴一鞭子,追了下去
===第一百八十四章
父辞子孝===
曾经的张希孟因为年轻,虽然做了不少事情,但是诸如贾鲁等老人,还是把他看成一个晚生后辈,但是自从这一次堪称讲经式的大会之后,谁也不敢把张希孟看成寻常的后生了,至于龚伯遂等人,直接把张希孟当成了老师。
这番论述实在是太精彩了,越是琢磨,就越是有味道。
虽然话不多,道理也不复杂,但偏偏囊括无穷,历代得失,王朝兴衰,天下治乱,都能在其中找出答案。
万般道理,又落在了均田上面,落在了公平之上,简直堪称画龙点睛。
龚伯遂如痴如醉,如梦如幻,脚下踩在地上,就跟踩了云彩似的真是太好受了,仿佛一夕之间,大彻大悟,整个人都飞升到了九天之上,俯视苍穹,再无任何迟疑。
他挽起袖子,迫不及待想要大干一场,不管做什么,哪怕挑粪肥田,龚伯遂也能干得酣畅淋漓。
不过他这种能给脱脱当参军,又能协调几十万大军的人物,挑粪实在是浪费人才了。
龚伯遂分配到的任务是协助清查原本集庆路的户口图集,龚伯遂欣然接受,而且还足足讨要了五个人的工作量。
看起来这位是要玩命肝了,就像某位写手一样勤劳可靠
而就在一片忙碌之中,张希孟还是很冷静的,话说得再漂亮,道理讲得再明白,归结起来,还是要真正落实,要让人看到真正的实惠。
要变成碗里的粮食,变成身上的衣服,变成家人的笑脸这么多事情,光靠着几个官,或者是几个俘虏,肯定是做不成的。
最好的帮手,就是刚刚通过科举考试的五百二十三人。
原本的人数应该是五百二十四,奈何排名的第一的还在战俘营反躬自省呢!不得不减少一人,实在是遗憾。
作为即将加入朱家军行政团队的一群人,他们的水平差别很大这里面不乏士林才子,想要跟着朱元璋,成为从龙功臣,名扬天下,彪炳史册。
但更多的人只是读了一些书,认识几个字,勉强能写会算。至于一百多名来自军中的考生,他们多数在三年前,还是大字不识,全靠着军中的化教育,才让他们读书识字,通过了考试。
从水平上讲,这些人天差地别,完全没法放在一起谈。
大约就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跟“若把泰山调过来,上面大来能放在笑话集里。
不过事情也不是那么单纯,因为从军中出来的这些人,注定是办事能力最强的,而且他们高度服从指挥,上面要干什么,就能无条件执行。相反,其他身份各异的考生,却是未必能如此干净利落,服从命令。
因此张希孟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对他们进行培养,首先要讲解的是均田的必要性,大约就是把大会上谈到的内容,详细总结出来,形成一整套逻辑,灌输给这些学子。
然后就是从滁州等地,调来一批人员,给他们讲解均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各种应付的办法。
再然后,就是分配任务,放他们下乡,去了解情况,核实田亩人口,准备分田大业。
毫无疑问,这么大的事情,肯定不是几天能讲清楚的,派学生下去,也多少有些赶鸭子上架的味道。
但是朱元璋和张希孟都没有办法,这不是太平年月,能准许大家伙慢慢学习,仔细理解领会,然后在实验摸索。
一切的核心就是雷厉风行,必须用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其他的势力都在膨胀,朱元璋这边慢条斯理,那是嫌自己命长啊!
没办法,只能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2/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