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4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5/1964


徽商起于唐,发于宋,壮大于明前后绵延千年,提起徽商,在历史上都是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些徽商最强大的时候,甚至能和晋商掰手腕,一起左右朝局强大如张居正,只敢搞一条鞭法,却不敢触碰商税这块,忌惮的无非就是几大商帮的力量。
他们满世界投资学堂,培养读书人,经营产业,形成了庞大的利益网,层层叠叠,保护着自己。是真正的庞然大物,无冕之王。
当然了,后世对于商帮有巨大争议,但是不可否认,商人是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尤其是为了发展经济,积累财富,争雄天下,不好好利用商业资源,是绝对不行的。
哪怕历史上的老朱,他也不是把商人一锤子敲死的。恰恰相反,老朱多次下旨,认为商业互通有无,能生产一些百姓急需物资,要给商人优待,甚至是免除一些税赋。
以冶铁为例,明初冶铁的税率是三十税二如果说这叫重农抑商,那么多少商人都能笑醒了,快,快加大力度吧!
张希孟比老朱厉害的无非是朱元璋希望通过休养生息,不加干涉的方式,让商业自己恢复发展。而张希孟则是主张对商人进行扶持管控,我可以帮你们发展,但是税收这块,谁也别想耍手段。
发展商业,是为了充实财政,富国裕民。
总而言之,张希孟打算在收取了徽州之后,正儿八经好好讨论商业税收的问题,建立起一套管理商业的手段。
商业繁荣起来,发行宝钞才有更多的效果均田,教化,商业,宝钞张希孟勾勒出一副四轮驱动的壮大图景。
论起画大饼,咱可是专业的。
老朱听到这里,忍不住大笑,“先生果然思虑周全,既然如此,就让徐达领兵,收取徽州,常遇春领兵,攻取广德,再让胡大海和邓友德收取建德!”
老朱一张口,就要吞下三地,这胃口是真的越来越好了。
不过这也是朱家军的实力到了,整个江表浙右,还没有谁能阻挡朱家军的前进脚步。
令人讶异的是,朱家军刚刚准备行动,就有人派来了使者。
方国珍!
这位反复横跳的高手,派遣儿子方关,带着书,跑来见朱元璋。
“小侄拜见朱元帅!”
方关跪在地上,砰砰给老朱磕头。
朱元璋微微一笑,“你父派你过来,有什么事情?”
方关抬起头,昂着头道:“朱元璋在上,家父准备以温州、台州、庆元三地,归附朱元帅,求朱元帅收留!”
老朱突然笑了,他过来把方关拉起来,笑呵呵道:“你爹早早反叛元朝,也是咱们义军当中的英雄,咱和他比起来,都算是晚辈咱攻取浙右之地,是消灭元廷势力,可没有图谋你父之心啊!”
方关怔了怔,又道:“朱元璋果然是君子,小侄佩服只是我父处境艰难,元廷需索无度,张士诚又试图染指我,我们太难了!”
朱元璋默默看着方关啼哭,心中暗暗好笑方国珍不愧是反复横跳的高手,他真的打算投降老朱吗?
笑话一样!
这么多年了,谁见过方国珍的真心?
这家伙依仗舟船便利,横行沿海,偏偏朱家军的水师在长江都很难称雄,根本不是方国珍的对手,这时候图谋方国珍,那才是昏了头。
“主公,元廷仰仗海上漕运,张士诚首鼠两端,方将军的确处境艰难。”张希孟笑道:“我建议咱们和方将军结盟,要他给咱们供应海盐,咱们给方将军提供粮食,双方平时互利互惠,到了战时,如果方将军需要,我们可以派兵援助,总而言之,守望互助,双方平起平坐。”
朱元璋点了点头,随后对着方关道:“贤侄,你看这么办可以吗?”
方关愣了片刻,大喜过望,重重跪倒:“多谢叔父,叔父仁慈!”
===第一百九十五章
刘伯温归心===
方关着实没有料到,事情竟然会这么顺利,朱元璋的和蔼可亲,简直就是元末好叔叔了。他爹方国珍作为老资格的义军头领,人品的确堪忧。
方国珍起义非常早,比刘福通还要早了两三年,但是却没人把方国珍起义视作红巾军的开端,倒不是大家伙欺负方国珍,实在是他干的事情不让人佩服。
这货是被人告发通匪,不得已起兵,元廷派人征讨,他打赢了,还把对方俘虏了。按理说是赢得了大捷,很好的事情。
但接下来这位就干了一个宋江行为,他把俘虏的元将放了,想要让元廷封个官。
看到了这里,是不是觉得方国珍及时雨附体,元末呼保义了属于是!
对不起,人家才没有宋江那么傻呢,他随即攻下了温州府。
元廷震怒之后,再度派兵,结果又被方国珍打败,随即又上演了招降的戏码。
投降了元廷之后,方国珍见机不对,诱杀了元廷在台州的守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5/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