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4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4/1964


“殿下,切莫如此,刚刚接受诏安,又立刻反叛,只怕会人心浮动,军心不稳啊!”
张士诚笑了,“先生也太小心了,咱接受诏安,谁不知道是权宜之计?更何况杨完者不过是苗兵而已,又不是大元嫡系。石抹宜孙我可是没有落井下石,不但没有,
我还率众祭奠,算是对元廷有情有义了。这种乱世,
你害我,
我害你,
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难道不是常事吗?”
施耐庵忍不住暗暗叹息这话似乎是没错,乱世的确如此,但试问能终结乱世,
一统天下的人物,又有几个是卑鄙无耻,不讲道义,随便下黑手,翻脸无情,
掉头背叛的?
刘邦算是开国之君当中,
素质不高的,
有些行为也的确很过分,但是他敢随便背刺盟友吗?
计算不得已施展诡计,
那也是有着充足理由。
可是张士诚这种,
完全是为了一己之私,
翻脸无情的,
又怎么君临天下?
为什么大多数的皇帝都追求正统,
讲究名分,
师出有名天下终究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一个两个人,能只手遮天的。。
对于一个创业期的大佬来说,一旦名声臭了,又如何吸引人才,壮大自己的队伍?
而且一个上位者习惯了背叛,
手下人就会忠心耿耿吗?
一旦背叛成为了习惯,
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这不是迂腐不迂腐的问题,张士诚刚刚费了老大力气,归附了元廷,
接受了诏安,也化解了和方国珍的冲突。
事情刚过去几天?
连点反应的时间都不给准备,
就立刻背刺同为大元忠臣的杨完者,
这个弯儿转得太急,
太快,
根本不给
这么下去,
是会出大事的,部下越来越不把叛变当回事,可以信任的人越来越少,最后恐怕只剩下张家几个兄弟了到了那一步,又凭什么争雄天下?
施耐庵不敢直接点破,他只能尽力劝说,“殿下,朱元璋势头太盛,如果杨完者真心跟朱元璋拼命,我们何不助他一臂之力?如果能重创朱元璋,彼时我们的处境也会好很多。”
“哈哈哈!”张士诚突然放声大笑,“先生真是老实人啊!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前一句吗我承认,我有害人的心。可话又说回来,他杨完者未尝没有害我的心!他赢了朱元璋,必定对我不利,要是让朱元璋夺取了杭州,也就更是心腹大患算来算去,只有我趁虚而入,拿下杭州,最是稳妥了!”
听完张士诚的这番高论,施耐庵竟然无言以对。
虽然施耐庵不懂博弈论,但是张士诚的想法,还是很有道理的。尤其是当他觉得每个人都跟他的想法一样的时候,偷袭杭州,还真是最好的选择。
甚至到了让施耐庵都说不出什么的地步,不是太有道理了,而是施耐庵没法指着鼻子,大骂张士诚,你是小人,拿你的眼睛看天下,就没有不是小人的!
说白了,就是格局决定一切,张士诚站得就这么高了,你让他怎么办?他也很为难啊!
施耐庵万般无奈,只能悻悻离去。
只不过当他出来了,才意识到一件事坏了,自己的徒弟还在杭州,张士诚决定偷袭,竟然没有提醒自己的徒弟,罗贯中还在杭州,这不是要出人命吗?
施耐庵顿时急得额头冒汗,想劝张士诚,只怕是不行了,想救罗贯中,他又没有办法那么好的孩子,前途远大的年轻人,这要是死在了杨完者的手里,那损失可就大了!
施耐庵召集,却不知道,另一个人更着急,那就是孙炎。
他花了那么多钱,本以为能成功,结果被元廷横插一杠子,杨完者又成了大元忠臣,还要出兵跟老朱死磕,他可怎么办?
会不会被抓起,拿他的脑袋祭旗啊?
就在孙炎急得额头冒汗的时候,突然有人来了。
“先生,快跟我走!”
“你,你是谁?”
“你别管了,反正不是害你的我们将军正要抓你,我是提前过来的。”
一句话说完,这人拉着孙炎往外面走,刚出来就听到了急促的脚步声。
“坏了,人来了,走后门!”
他拉着孙炎,从后门跑出来,上了一架马车,迅速跑了出去。他们前脚刚走,随后杨完者的人马就追来了。
正好扑了个空,负责抓人的,冲到了椅子上,用手摸了摸,还有余温!
“追!”
他们果断追了出来,孙炎也是无可奈何,完全不知道要往哪里跑。
所幸前来就他的很有经验,带着孙炎换了三次马车,最终冲到了城门口。
“干什么的?”有人盘问。
此人冷哼道:“瞎了眼睛了?这是杨老将军的车,去外面降香。”
守门的人还想要看,往车前凑了凑那人冷笑连声,“我现在就打开车帘,你们随便看好了!不过我可提醒你,这是杨老将军新纳的一个妾,冒犯了她,你们可吃不了兜着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4/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