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4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9/1964


“主公,要不就让臣领兵去吧!”
“不!绝对不行!”
老朱断然拒绝,开玩笑,张希孟倒是能胜任这事,可是华夏吴国,千头万绪,从上到下,从里往外,哪一样事情能离得开张希孟!
他宁可不派人,也不能放张希孟走。
只不过这事情麻烦了,不让张希孟去,谁还能胜任呢?
“上位,要不让俺去吧!”
开口的人正是汤和,他是从扬州过来述职的。
老朱微微一怔,汤和是最早跟随他的,朱家军一路走来,用了哪些策略,他都一清二楚。随后汤和又负责镇守扬州,独当一面,也磨砺了许多才能。
虽然老汤打仗未必是最强的,但是他的综合能力,资历,加上忠诚,都是无可挑剔的。
这么看,还真的就只能是汤和了。
老朱伸出手,在汤和的肩头,用力拍了拍,一切尽在不言中。
不能让老汤一个人,还要给他配属几个部下。
经过了一番筛选,周德兴,朱亮祖,蓝玉,这几个人入选。另外刘伯温极力争取,他也随着众人出征,负后勤公等事宜。
“你们此去不同以往,要提防敌人,更要防范自己人。明枪暗箭,非比寻常便是这些苗兵,他们大多数都是好的,但也难免有首鼠两端的,他们回去之后,勾结土司,反过来坑害你们。”
张希孟跟汤和和刘伯温反复叮咛,这俩人都耐心听着,汤和频频点头,最后他也说道:“张先生提醒的,俺都刻在心里。要说元廷在江南的势力已经土崩瓦解。湖广西南的土司,密密麻麻,彼此勾心斗角,也不是铁板一块,只要方法得当,就能站稳脚跟!”
刘伯温也道:“没错,我们是提前替上位收取西南之地,不管有多少艰难,我们都义无反顾!”
张希孟用力点头,大敢振奋。
说到底开一朝盛世,不是一个英明天子就够用的。
唯有大家伙一起出力,才能有所成就。
“那我就提前恭祝马到成功或是三年,或是五载,我们必定能奠定胜局,到时候北伐中原,恢复中华!”
汤和和刘伯温一起站起,相约功成!
这么多人马,肯定不可能一起派过去。汤和率领三千先遣军,饶过赣州,直奔靖州,前往湖广西南,开辟新局。
只要他们能站稳脚跟,立刻就会有后续兵马开过去,给汤和最有力的支持。
张希孟还考虑到陆路运输物资艰难,他准备了一批军械粮饷,从方国珍那里借了五十艘商船,运送到广州,而后从浈水逆流而上,在韶州交给汤和。
从地图上就可以看出,这里其实相距很近。
汤和只要顺利拿到了补给之后,就可以大踏步前往靖州,接管五溪杨氏的地盘。
只不过这事情还是出了一点意外,负责押运这批物资的蒋英跟方国珍的手下聊了一路,讲他们受训学到的东西,得到的感悟,明白的道理。甚至还聊了回去家乡之后,要做的事情,热情畅想美好的未来。
蒋英聊得高兴,却没有料到,听者有意,这些方家军越想越觉得有道理。等到了广州之后,方国珍的这些部下竟然一起决定,干脆投靠朱家军算了。
面对此情此景,蒋英才惊觉,貌似他们真学到了什么了不起的本事!或许改变家乡,不是梦想啊!
===第二百二十六章
又是一年丰收时===
思想宣传的威力,朱元璋已经领教过了,但是毫无疑问,还要有强大的实力,要在战场上能打赢对手,才能让这些设想落到实处。
这也是老朱没有放张希孟远去的原因所在,他必须开始筹划,跟天完的大战了。
别看天完这个国号挺搞笑的,但是他们的实力却是一点不差,甚至可以用悍将云集来形容。
在彭莹玉死后,徐寿辉是名义上的皇帝,在他手下,有太师邹普胜、元帅倪俊、大将赵普胜,陈普,欧普祥,杨普雄,项普略等等人物,自然也包括倪俊手下的陈友谅等人。
随便拿出一个,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
论起综合素质,这些将领丝毫不比老朱的淮西诸将差。
甚至由于战争经验丰富,他们还要比淮西诸将更加凶悍难缠。
这一点从常遇春和张定边的碰撞就看得出来。
如果天完单纯强大也就罢了,可问题是他们雄踞长江中游,向上已经派明玉珍打进了巴蜀,向下,他们抢占了安庆,同时又把洪都给拿走了。
加之天完又攻取了抚州,形成了横跨长江,由北到南,长达千里的对峙前线,彼此犬牙交错,形势非常复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9/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