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5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1/1964


小丫头的话弄得张希孟哭笑不得,他想安慰两句,却一时不知道怎么开口。
这时候一个慈祥的老爷子笑着走了过来,伸手拍了拍小丫头的脑袋。
“女娃娃,多大了?你跟谁学的赶车?你不怕牛马牲口?”
小丫头翻了翻眼皮,看到是个和蔼的老头,总算没有那么怕了,她急切解释道:“老伯,俺,俺会赶车的,俺八岁的时候,就会骑马了在村子里,俺,俺赶得可好了,就,就是没有出来过”
朱升笑了,伸手拉着她起来,“没出来过怕什么,一回生两回熟,等下次就好了。”
小丫头一惊,傻傻道:“还,还有下次吗?”
“怎么没有!陷进去了,出来就好来,让老伯帮你!”朱升说着,一回头,对张希孟道:“张相,过来搭把手吧!”
张希孟自然是乐意的,十几个人一起动手,将陷进去的马车都抬了出来朱升看着满身泥水,气喘吁吁,他突然又笑道:“张相,咱们这也算风雨同舟了吧!”
张希孟略微迟疑,道:“我怎么觉得是老骥伏枥,少年归来啊!”
两个人相视片刻,朗声大笑
===第二百三十七章
赘婿噬主===
出来了泥淖,大家伙都松了口气。
朱升从身上摸出了一枚宋代的铜钱,笑呵呵塞在了小丫头的手里,嘱咐道:“回去的时候,可要小心了,别再走错路了。”
小姑娘脸红了,接过铜钱,小心翼翼塞进荷包里,随后道:“老伯,俺是不是太笨了?俺想读书去。”
“读书好事啊!”朱升笑道:“古人读书,很重要的一个本事,就是要明辨方向,学会认路。”
“真的?”
“嗯!要是不认路,孔夫子怎么周游列国啊?”朱升笑眯眯说道,他这把年纪,忽悠小丫头,简直是手到擒来。
这个小姑娘还真认真思索了片刻,突然又沮丧了,“我,我今年都十六了,俺娘说俺是野丫头,读不了书的。”
朱升略微想了想,笑道:“是年纪大了点,不过没关系,老伯给你一本书,等你把上面的字都认全了,你就去金陵找我到时候老伯帮你想办法!”
小丫头哆嗦着接过朱升递过的书,手竟然有些颤抖。葡萄大的眼睛,又多了一层华彩。她用力点头,
“多谢老伯,我一定会去的!”
小姑娘跳上车辕,
挥舞鞭子,
赶着马车,
飞快返回家乡。
她跟着同村人一起回去,自然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朱家军这一次的后勤运输,
堪称完美。
在大军到达的前两天,民夫就已经准备好了,他们带着粮食,
军需用品,集结到预先选定的营地,等候朱家军。
有些地方准备的齐全,甚至是百姓在营地埋锅造饭。
朱家军到了,
也不用自己做饭,直接就能吃口热乎的。
填饱了肚子,就有帐篷休息。
这样行军,
速度怎么可能慢?
张希孟亲眼看到,有一个老汉,他推着两袋面粉,交割之后,
竟然不走,直到看着有人和面,
蒸了馒头,
士兵吃到肚子里,他才用力抹了把下巴,
推着空车,唱着山歌,欢乐离去。
这些民夫有的只是送到临时的营地,就可以离去,
也有需要驱赶马车,挑着担子,协助朱家军运送辎重这些人通常需要走一百里左右,然后由别人接替,自己返回家乡。
只有那些身强体壮,在地方上就是民兵的,才会一直追随着朱家军,搬运粮草,
构筑营地,挖掘壕沟。
甚至到了必要的时候,还要参与战斗。
很显然,朱家军层次分明,动员能力强悍,人力调配得当这一整套体系,有八成以上,都是李善长的功劳。
这位小吏出身的左相国,处理政务的能力,的确过人。
不管老朱在别的方面多厌恶他,也离不开李善长的原因所在。
朱家军顺利赶到武阳渡,只要渡过面前的武阳水,洪都城近在眼前。
扎营休息的时候,朱升就跟张希孟道:“这一路走来,二十天光景,老夫是大开眼界,信心十足我敢说只要在咱们周围,没有五倍兵力,休想占到便宜!”
张希孟笑了,“枫林先生是说咱们后勤保障,冠绝天下,让你老信心十足?”
朱升笑道:“当初在高邮城下,脱脱的四十万大军,真正能出来打仗的有多少?”
这个问题难不住张希孟,毕竟龚伯遂和也先都在回忆录里写得清清楚楚了,这个准确数字,或许大都的元皇帝都不知道,但是张希孟一清二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1/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