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5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4/1964


老朱怒了!
“张先生,朱先生,他陈友谅也太不把咱放在眼里!洪都咱要拿下,陈友谅的脑袋咱也想要!”
朱元璋怒火中烧,这事要怎么办吧?
张希孟和朱升互相看了看,俩人虽然不知道倪俊的事情,但是也能猜出一二,朱升就说道:“上位,天完大刀阔斧,攻城略地,看似酣畅淋漓,实则内部隐患众多,如果没有料错,
他们必定是出了事情。陈友谅是回去解决了。不然的话,陈友谅被吓跑了,
城里的守军也会军心崩溃,
断然不会如此硬气。”
朱元璋点了点头,
认可了朱升的判断,却又道:“照这么说,
陈友谅是没有放弃洪都了?”
张希孟一笑,“主公,洪都如此紧要,
陈友谅怎么舍得放弃!”
老朱沉吟起来,良久才道:“既然如此,那是尽快拿下洪都,给陈友谅一记耳光,还是等待战机呢?”
朱升和张希孟看了看,
两个人很默契地选择了后者。
天完兵马,
连战连捷,
他们士气高昂,十分能打,
这是不必说的。。
朱家军相对战斗经验不如天完,
但是胜在训练严格,
军纪分明,后勤补给充分。
两头猛虎争斗,谁胜谁负,
还真不好说。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从来没有十足把握,
任何意外都会发生,
列强之一不也会兵败非洲,还赔了巨款吗?
此刻强攻洪都,
人家凭着坚城,没准还真能击败朱家军。
所以对于朱家军来说,
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扬长避短,不断积累胜算,
在最合适的时候,
发动最凌厉的攻势。
“主公,
要让我说,
咱们不如锁城!”
“锁城?”
“对!就是把洪都给围起来,咱们在外面修筑一道工事,反困住城里,
让他们孤立无援。正好可以消耗城中的粮草士气,打击守军士气。如果陈友谅统兵援救,我们就来一个围点打援!”
张希孟说完,朱升立刻道:“上位,张相的意思我也赞同。要想打赢天完,就不能意气用事,而是要扬长避短。我们一路行军过来,补给充足,粮食堆积如山。夏粮收获之后,各地都抓紧整地,种植水稻。只要到了秋天,还能有更多的收成,我们粮食不缺,士气旺盛,大可以跟天完耗下去!”
顿了顿,朱升又道:“我和那个赶车的小姑娘聊过,她说现在村子里许多女人都下地干活了。过去那些只是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也都到了农田里干活。她们说这是自己的田,让男人耕种,她们不放心!”
朱元璋听到这话,竟然忍不住笑出声,“竟有此事?女人能负担得了?”
朱升没来得及说话,张希孟就笑道:“主公,你和夫人貌似一起插秧过啊!”
一提这话,老朱顿时哑口无言了。
说来惭愧,俩口子在水田插秧,他还真就比不过马氏,哪怕拼了命,也没有人家快。
不过朱元璋也不是一无是处。
使用牛犁翻地,到了地头的时候,需要调转方向。
这事就很麻烦,牛犁上面会沾满泥土,十分沉重,而且又要驱赶牲口,需要一只手提着犁,一只手挥动鞭子。
几乎九成以上的妇人,都干不了这个活儿。
也就是说,只要有人帮忙翻地,剩下的女人都能干了。
当然了,也有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没有牲畜,需要人力来拖拽犁杖,这时候一个男人都不行,必须好几个人。
这就要提到朱家军的均田了。
其实前面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均田之外,还有打击豪强,除了要分土地之外,还要收取浮财,尤其是牲畜牛马,更要拿出来,分给老百姓。
有了农具,有了耕牛,老百姓才能顺利耕种田地,不然也不是真正的均田。
事实上为了帮助百姓耕种,朱家军做得远不止这些。
比如在农忙时期,军中的驮马牲畜,是可以外借的渡江以来,俘虏了那么多元兵,也是会派他们下地干活的。
再有,还从各地征调兽医,帮着照顾好牲畜,确保万无一失。
也先帖木儿就是其中的一员,每天都要从一个村子到另一个村子,全力以赴,修牛蹄马掌,忙得不可开交。
朱家军不敢说把一切都做到了完美,事实上牲畜的缺口还非常大,哪怕再多几倍都填不满。不过还是那句话,好坏都是比出来的。
以如今朱家军的耕种条件,绝对比起任何势力都要强十倍,百倍!
每一次收获,都能让朱家军变得更强。
既然如此,那就跟天完打一场不那么酣畅淋漓的消耗战又何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4/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