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5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0/1964


朱元璋忍不住大笑,“先生放心吧,其实除了几个罪大恶极的士绅之外,咱也舍不得杀人啊!”
“主公的意思?”
朱元璋道:“这不,刚刚有个人给咱提了个建议。他说战俘营之中,虽然有数万人已经结业离去,但是咱们还不能缺了这些劳力。因此他建议将罪犯,还有各种各样的人员,都充入苦役营,让他们垦荒修城,替咱们继续出力。”
张希孟眨眨眼,这个主意跟他算是不谋而合,只不过谁这么高明,竟然能提出这么好的办法啊?
朱元璋微微一笑,将一份谏言送到了张希孟面前,上面赫然有三个字:胡惟庸!
原来是他!
张希孟忍不住一惊
===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进===
胡惟庸是什么人呢?
简单说,这是个跟狗对着咬,都不吃亏的家伙。
他在渡江之前,就投靠了朱元璋,随后在和州当地为官,很是做了不少事情。胡大海等人剿匪期间,最著名的几场恶仗,都是他主打的。
身为人,胡惟庸竟然乔装改扮,深入敌营,刺探情报,助力功成。
按理说这样的人物,早就该提拔了。
彼时是张希孟主持百官的考评,天可怜见,他的确把胡惟庸列在了推荐的名单上。由于张希孟担心胡惟庸结党营私,会牵连到自己,所以没有单独跟老朱推荐,毕竟他还不想成为胡惟庸的恩主。
但是张希孟给他的字评价还是很高的,特别多了好几行字。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朱元璋就是没用胡惟庸,把一个很能干的人,排斥在了主要官之外,老朱在渡江之后,把他调到了宁国,位置也不高,仅仅是知县而已。
其实这么安排很不正常。。
如今的朱家军扩张很快,管理的事务又多,
官吏数目不断扩大,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
都被委以重任。
唯独胡惟庸,
他有资历,
也有本事,更为重要他是濠州人,
属于朱元璋的老乡。
具备这些优势,没有理由不升官啊。
要知道当初为了奖励粮长,李善长就开出了侍郎的赏格。
队伍草创,
就是这样,随便谈论一下,觉得才能不错,给个位置,
然后就干下去了,这才是常态。
倒是因为张希孟的出现,朱家军搞了科举,又从各地选拔人才,建立考评机制,正规得不像个造反队伍。
正是如此,胡惟庸的情况才显得很意外。
“先生是不是觉得咱一直没用此人,
是委屈了人才?”朱元璋淡淡笑道。
张希孟道:“的确是没有想明白,
不过主公应该有一番道理,如果不方便,
就不用说了。”
朱元璋顿时瞪圆眼睛,什么话,
好容易有机会能展示一下咱的水平,你还不让咱说了,
这不是要憋死我吗!
“胡惟庸无所不用其极,功利心又那么重,
此人不是贤臣,
不是君子,
不可托付大事但他却是一柄刀,一把杀人的利剑。”
朱元璋冷笑着说道:“在咱的身边,
如同先生一般的贤臣,
已经够多了。可有些事情,咱不能让先生去做,不能脏了先生的手,
没有办法,
咱只能用胡惟庸。过去咱没有重用他,
而是把他扔在地方历练,就是要让这口刀更锋利一些,杀起人来,更加畅快。”
张希孟微微吸了口气,啥也不用说了,老朱这是把胡惟庸当成了工具人,但是不得不说,朱元璋看人还是很准的。
胡惟庸胆大包天,又一心往上爬,对自己狠,对其他人更狠。这样的人,就是一条恶犬,但是不得不说,有时候看守门户,还真离不开他。
就比如眼下的事情,让胡惟庸接受苦役营,摆弄这帮死不悔改的东西,可持续性敲骨吸髓,绝对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老朱这是又展现出一种特质,在不做人的时候,他是真的会不做人的。
那张希孟还有什么好说的,只能祝愿胡惟庸和那些倒霉蛋幸福吧!
在接到了朱元璋命令之后,胡惟庸是颤栗的。
他从知县,一步登天,成为大理寺少卿,兼任苦役营提举这中间升了多少级就不用说了。
这个苦役营其实是他提议设立的。
也就是说,老朱准了他的建议不说,还把这个量身打造的部门,交到了他的手里。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胡惟庸已经能够预见,这个任命会在朱家军中,掀起多大的波澜上位如此洪恩,岂能不舍命相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0/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