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1964


“如果村子里有些地主大户,他们确实没有为非作歹,土地来源也算清白,那就需要在保证全村都分到口粮田之后,按照四成五征收田赋!”
张希孟给朱重八解释他的方略,老朱耐心听着,当他讲到这里,老朱似乎有所领悟。
“先生,如果大户还保留许多土地,他们就必须按照四成五来缴纳田赋。可若是他们把田交出来,岂不是能少了许多田赋?”
张希孟一笑,“主公圣明,我们首先要保证普通的农户可以生存,其次对那些一般的富户要压制,却也要给一条活路,然后才能集中力量,消灭那些罪大恶极的豪强,给元廷当走狗的鹰犬奴才!”
朱重八盯着方略,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突然长长出了口气,眼睛之中,多了自信的光彩。
张希孟的这套方略算是复杂吗?
其实也不算复杂,元代的田赋也要区分官田,民田,按照土地的等级,还要分成上田、中田、下田。又因为有权贵寺庙,豪强富户,种种减免逃税,把税制弄得混乱无比,往往吃亏的都是可怜巴巴的佃农。
这一点朱重八最清楚了,他们家从太爷爷开始,就租田度日,结果被沉重负担逼得到处跑,最初在沛县,随后迁居句容,后来又迁居泗州。到了朱重八父亲这一辈,才住在凤阳,结果一场灾下来,再也跑不动了,只能家破人亡。
张希孟这套授田方略,最亮眼的地方,一个是口粮田的设计,给所有百姓托了一个底儿,不会有流民了。
其次田越多,余粮越多,缴纳的田赋就越高,这样一来,就抑制了兼并的冲动,阻止了富户欺压穷苦百姓。
“恩公,若是能按照此法,先让临淮的百姓分到田,安居乐业。岂不是吃上了朱家的米,用上了朱家的钱?”
朱重八浑身一震,如梦方醒。他抓起方略,死死捏在手里,迈步就往外面走来的时候,朱重八心虚惶恐,出去的时候,信心充沛。
“张先生,你跟咱过来,给他们好好讲讲!”朱重八的声音浑厚洪亮。
张希孟连忙答应,说起来这就要面对淮西勋贵了,还挺紧张的。
===第三十三章
敬畏===
一群打出了大明朝的猛人,绝对可以和大魔导师刘秀的南阳二十八宿,关陇集团相提并论。属于几千来年,顶级的武人集团了。
此刻的他们,又该是何等风采?
张希孟兴冲冲出来,一见之下,顿时失望了都是什么玩意啊?歪戴着帽子,衣衫褴褛,破破烂烂,有一个鼻涕老长,不停吸鼻子,一板一眼的可有节奏了。
就这德行,想当个好兵都难,还想打下花花世界,简直是笑话!
不过张希孟却清楚,这帮人的确是未来的淮西勋贵。
只能说他们遇上了对的人,一路走来,只要侥幸不死,就算是一块废铁,也百炼成钢了。
所以说事情是大家伙努力的结果,但是那个领头的人,实在是太重要了。不是淮西勋贵成就了老朱,而是朱重八带出了淮西勋贵。
张希孟略微感叹,眼下这帮人还没法立刻独当一面,必须要敲打历练才行。但是不管怎么样,也算是一群潜力股了。
张希孟主动向众人问好施礼。
只是相比起张希孟的礼节周到,这帮人就有点高高在上了,那个吸鼻涕的家伙,用力把鼻涕抽回去,竟然撇着嘴对老朱道:“重八,这是谁啊?你干儿子?”
朱重八顿时老脸黑了,恶狠狠瞪了不知轻重的家伙一眼。
“花三七,你给咱老实点!这位是云庄先生的侄孙,足智多谋,才学过人,可是咱的左膀右臂,最心腹的人。”
这个姓花的挠了挠腮帮子,歪着脑袋,打量张希孟,半天憋了一句,“你好厉害?干嘛跟着重八啊?不找个更好的去处了?”
真是会聊天,朱重八更是尴尬他这是找来了一群什么奇葩啊?
张希孟坦然道:“在下是主公救活的,自然要替主公效力。我想诸位初来乍到,不太清楚我们是干什么的,不如就请大家伙看一场审判,大家意下如何?”
这帮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行啊,看就看!
这个姓花的又对朱重八道:“那个重八,大家伙都饿了,你先给整点吃的。”
朱重八除了答应,还能怎么办都是老乡,自然要准备好吃的,大饼,炖肉,都给安排上。
趁着准备酒饭,朱重八拉着张希孟到了一边,满脸羞愧。
“先生,这帮东西都是混人,也不清楚军中的事情,又仗着跟咱是同乡,冒犯的地方,还请先生看在咱的面子上,不要见怪。”
张希孟笑道:“主公客气了,其实他们就该是这样。”
朱重八一愣。
张希孟笑道:“他们以前都是农人,让他们立刻会领兵打仗,遵守军纪,懂得规矩,可能吗?再有,他们过去和主公打闹玩耍惯了,又怎么会立刻生出敬畏之心?”
朱重八用力点头,道理没错,可是这样不行啊!
军中不能没规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