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6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8/1964


张士诚看了看他,突然冷笑道:“朱元璋又想干什么?他要是以为自己赢了,可以予取予求,那他就错了,俺连脱脱的百万大军都不怕,更不会害怕他!”
杨宪淡淡一笑,“诚王,你这话就错了,从一开始,我家上位就是想让你去掉元廷太尉官职,幡然悔悟,联手抗元到了今天,我家上位还是这个意思,只是为求抗元而来!”
“抗元?光是抗元?”张士诚眉头紧皱,说出这话,谁信啊?现在老朱优势这么大,包括自己都要承认,仗打得很不好看,他大可以多要些好处,怎么可能放过自己?
莫非这里面有什么阴谋?
此时吕珍已经迫不及待怒道:“不要再骗人了,你们夺了江阴,夺了无锡,又怂恿蛮子海牙投降,你们卑鄙无耻,有本事就放马过来,咱们决一个生死出来!”
杨宪忍不住想笑,一个败军之将,还有什么好说的!
“诚王陛下,其实这事情并不复杂。我家上位自始至终,都是希望能先灭掉元廷,这也是义军举事的原因所在。诚王却倒行逆施,接受诏安,成了元廷太尉。此事我家上位无论如何,也不能容忍。至于战场交锋,谁胜谁败,这就是看各自手段的事情,我也不想多说了。总而言之,只要诚王一句话,你愿意抗元,我们一切好谈。”
张士诚骤然深吸口气,“此话当真?”
杨宪一笑,“我来的时候,上位已经下令,让徐达将军暂缓攻势,相信你很快就能得到报告,这就是我们的诚意,还请称王仔细思量。”
张士诚咬了咬牙,眼珠乱转,他一时竟然也不知道朱家军打得什么主意了。
“好吧,事关重大,我还要商议一二。”
杨宪笑着点头,“这是自然。”
张士诚让人把杨宪带下去,还给他安排了一处不错的馆驿休息,待遇可比唐肃强了一万倍。
杨宪到来,消息迅速传开,朱家军再度要求张士诚放弃元廷太尉,一心抗元,也被众人知晓。
“张士诚完了!”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高启忍不住长叹了一声,竟然还有那么一丝丝怅然,毕竟一个意气风发的豪杰,短短几年走到了这一步,也是值得感叹啊!
“青丘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去掉太尉称号,也没有什么吧!”王行不解。
高启呵呵一笑,“看似是个名号,其实大有干系,张士诚为什么要选择诏安?”
王行道:“他,他不是吴国公对手,治下不宁,他才祈求元廷诏安,以此安抚人心!”
高启点头,“那为什么诏安,就能安抚人心?”
“这个”王行有些迟疑,他一时间还想不通。
高启笑呵呵道:“你瞧瞧他身边的人就知道了,多少是元廷旧臣?还有多少是苏杭大户豪强?”
王行一惊,他似乎明白怎么回事了,“青丘兄是说,张士诚靠着元廷威势,才能维持局面?”
高启一笑,“吴国公有重建乾坤之心,奈何张士诚没有,他接受元廷诏安,无非是告诉这些人,他还会遵照元廷的规矩,让他们继续为非作歹,只不过是上面从元廷换成了诚王罢了!”
王行面色大变,颤抖道:“这,这么说,只要张士诚去了大元太尉的名号,立刻就会人心尽失,土崩瓦解了?”
“差不多吧,不过还会有些人留在张士诚的身边。”
“什么人?”
“贪财好利的无德小人!”
“那岂不是死路一条!”
王行从高启这里出来,刚回到王府,就得到消息,张士诚请杨宪过去,要好好谈谈
===第二百九十三章
坚定守住就有办法===
张士诚大喇喇斜靠在宝座上,还把一只脚提上来,颇有些类似佛像当中的逍遥坐,居高临下,很是轻松自在。
“杨宪,俺和元廷也不过是虚与委蛇罢了,若是俺答应抗元,你们吴国公怎么说?能不能把那些城镇都还给俺?”
“能!”
杨宪答应很干脆。。。
这下子倒是把张士诚弄得迷糊了,包括扩张士诚的手下,都有些迷糊,他突然探身,正色道:“你说的可是实话?不是在哄骗俺吧?”
杨宪淡然一笑,“诚王殿下,我这次过来,就是开诚布公地谈。总不能因为你说一句放弃太尉官职,我们就把一切都还给你,两边相安无事,这是不可能的。但我们也不会提什么过分的条件。核心还是那句话,你要放弃元廷官职,要准许抗元义士在苏杭之地宣扬抗元主张。还有,你的手下有太多元廷旧臣,你还继续执行元廷弊政,给元廷供应漕粮这些事情只怕都是不妥的。总而言之,你要和元廷决裂,然后站在抗元的这一边,做出实际的行动来,我们才能继续往下谈。”
张士诚眉头挑动,渐渐的呼吸急促,突然怒道:“杨宪,你不老实!你明明说了,只要去了太尉称号,就可以相安无事。结果你又谈了这么多条件,你把俺老张当成傻子吗?”
杨宪从容不迫,“诚王殿下,人与人之间交往,贵在一颗真心。我家上位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主张。这几年下来,张丞相,朱参政,宋学士,还有无数的当世硕儒,反复讨论,激烈辩论,最后拿出了我们的主张,归结起来,就是十六个字,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均分田亩,救济斯民。”
“去太尉名号,决心反元,就是完成前八个字,在元廷尚存的时候,我们当然不会为难诚王。如果诚王殿下能支持均分田亩,那我们就是志同道合的伙伴。不管是我家上位,还是张丞相,都愿意和诚王合作,大家一起携手,以诚王过去的地位,如今的实力,我家上位必定以高位待之,这便是我们的意思,何去何从,请诚王自己决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8/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