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6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1/1964


这把年纪,备受打击,又染上了中风,怕是没有几天好活了。
但是这位士林鸿儒,为什么会因为赵构而死?
又或者说,赵构要是知道,自己死后这么多年,还有人为了他而死,会不会含笑九泉呢?
其实稍微明白一些关键的人都看得清楚,随着赵构跪下,有一些事情,被永久改变了。
过去士人不遗余力,吹捧圣明天子,又很鄙夷普通百姓,虽然嘴上喊着吾皇万岁,但实际上,却是不愿意给皇帝任何权柄,只想让天子变成吉祥物,供奉在神龛上就好。
这么做的道理很简单,天子和百姓中间,夹杂着一个士大夫群体。
天子被吹捧的越高,老百姓被压榨越深,中间的范围,就都是士大夫的天下,典型的中间商吃两头的套路。
可是随着天人感应学说被推翻,天子直接依照民心治国这就等于把士大夫置于火上烤,再也没有了超然的地位。
日后的皇帝也可以和百姓直接沟通,从而改革官吏,从士大夫身上割肉。
一个延续了两千年的士人明,终结了!
作为士林最有名望的鸿儒,又怎么活得下去?
在朱元璋即位的前一天,黄溍死在了病床上,万分痛苦纠结,含混不清地哀嚎半夜,凌晨的时候,不甘地咽下最后一口气,瞪圆了眼睛,死不瞑目。
消息传到了张希孟这里,几天前还在一起辩论,虽然老东西骂他奸贼,要打要杀的,但是老小孩,小小孩,那么大岁数,只能当成孩子撒娇了,朱标尿你一身,还能跟孩子一样?
到底是有些感慨的。
恰巧在这个时候,竟然有岳飞后人找来,将一个铜爵送给了李善长,据说此物原是岳飞孙子岳珂所制,上面有四个字。
精忠报国!
“张相,你看这个铜爵要不要放在岳王的墓前?”
张希孟脸色稍微凝重,精忠报国,带了一个忠字啊,虽然赵构不值得尽忠,但到底有些违和。
“李兄,你看能不能让赵构跪下,但是面向中原呢?”
李善长听到这话,稍微迟疑,随即咧嘴大笑,“妙,真是太妙了!张相真是奇才啊!”
===第三百零四章
国珍飘零半生===
李善长现在是眉开眼笑,心花怒放,说到底让一个皇帝跪下去,这事情弄不好就会有麻烦,哪怕他可以不在乎,但是不能不考虑后代子孙,这一点是还没成家的张希孟,无法体会的。
但是让赵构面向中原之地,归失去了的山河土地,崩塌的江山社稷,这个内涵就大不相同了,甚至可以解释成跪大宋的历代先皇,毕竟是未能恢复故土。。。再干脆点说,跪向西北,是向炎黄陵寝下跪,是对中原沦亡的愧疚,谢罪。
反过来,朱元璋的旗号就是恢复中原,这样一来又能淡化对皇权的冒犯,总而言之,好处太多了。
“张相,你可是帮了大忙正好,我这里有件事,要请张相帮忙参详。”
张希孟连忙道:“李兄只管吩咐,我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李善长笑道:“张相,这些日子我不断向方国珍施压,他已经来了,明天要亲自参加典礼。”
张希孟听到这话,都忍不住一惊,他一直忙活给朱元璋即位定调子的事情,竟然没有顾及到李善长这边的事情,这家伙竟然把方国珍给弄了过来,下手还是够黑啊!
虽然张希孟不知道李善长具体干了什么,但是能把一方小霸主的方国珍逼过来,就足以看出李善长的厉害之处。
韩林儿登基,朱元璋没去,徐寿辉即位,其他红巾军首领也不会去。
偏偏朱元璋登基,就能把方国珍弄过来充当气氛组,毫无疑问,是一件增光添彩的事情。
“张相,你说方国珍要怎么安排,如何才能给咱们上位增光添彩?”李善长好奇问道。
张希孟还真认真想了想,“李兄,方国珍不是一个人,我们该把方国珍、陈友定,还有张士诚放在一起来看对了,陈友定可曾过来?”
“没有,他只是派了手下重臣。”
“张士诚呢?”
“他让张士信过来了。”李善长想了想,又补充道:“刘福通那边只是送来了一封贺信,却是没有派人。”
张希孟稍微思忖,忍不住轻笑。
按理说刘福通和朱元璋结盟最紧密,应该过来道贺,至少也派个人过来奈何朱元璋这边已经把老赵家的祖坟给刨了,刘福通他们以重兴大宋为号召,自然不好过来恭喜。
但是也用不着担心什么,毕竟刘福通想要的是朱家军的粮食物资支持,而朱家军需要刘福通削弱元廷实力。
这个前提尚存,双方的盟约就还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1/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