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6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9/1964


看到此情此景,大家伙都不免唏嘘感叹。
很不是滋味,李梦庚前后贪了二十万两。
这么多钱,足够剥他一万张皮,在法理上,自然是咎由自取,死有余辜。
但是这么一个人物,就倒在了这件事上,多多少少,都是有那么一点可惜。史册上会怎么写?
朱家军第一位因为贪墨倒台的高官?
所有贪臣墨吏的前车之鉴?
不论哪个,这辈子都完了,甚至还会波及子孙,放着好好的开元功臣不当,这又是何苦呢!
只能说身在官场,必须要防微杜渐,万万不能把自己赔进去。
李梦庚最后的话,连同供状,都送到了朱元璋面前。
老朱毫不留情,直接勾决,不管他说得多好听,贪了这么多,就万万没有活着的道理。
只不过在面对李梦庚家眷的时候,老朱犹豫了再三,“发回原籍,让他们当个普通农夫,奉养母亲就是了。”
李梦庚的老妻上了年纪,也不受李梦庚待见,双方多次争吵,最后让李梦庚把她送回了老家,别看这货奢侈无度,可是老妻只有几亩田而已,还要守着前人坟茔,艰难度日,十分可怜。
朱元璋把李梦庚的三个儿子发回去,让他们耕田种地,孝养老母,如果谁敢不孝顺母亲,立刻严惩,二罪并罚。
当最终结果公布出来,大家伙悬着的心,竟然落下了不少上位依旧嫉恶如仇,但是在冰凉的屠刀之下,有了那么一丝丝暖意。
说到底,哪怕是该杀之人,必死之人,也要杀得漂亮,让人挑不出毛病才行。
即陶安之后,又一位尚书垮台,而且还是以身首异处的惨烈方式,宣告朱家军对待贪官的态度。
震慑效果,的确出来了。
百官肃然,群臣胆寒。
有关俸禄的问题,再也没人敢质疑了,甚至在禄米和宝钞之外,老朱又给发了一些房舍,让大家伙有地方住,还给年老的官吏,配了马车,安排了专门的车夫,由朝廷负责给工钱。
由于预期已经大大降低,当看到这些之后,不少人竟然感激涕零,激动到哭泣,上位还是疼大家伙的。
朱元璋除了恩威并用之外,还特别下令,让所有官员参与培训,讲解法令条,明确各个衙署使命
这番一键三连下来,整个朱家军的状态,都焕然一新,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奈何不是哪里都能做到君臣和睦,优劣得所。
就在朱家军的上游,雄踞江西和湖广的天完国内,再次动荡不安起来陈友谅在弄死倪俊之后,全盘接受了倪俊势力,站稳了脚跟,论起行事,竟然比倪俊还要霸道三分。
哪怕是普字辈的老臣,他也没什么客气,由于目睹了倪俊垮台过程中,这帮老臣的作为。
陈友谅深知防着这帮人的重要性,为了避免他们联手,陈友谅直接下令,让悍将丁普郎去驻守小孤山,戒备朱元璋。
除了丁普郎之外,还有一个人,他叫傅友德,是刚刚辗转投靠过来的,也跟着丁普郎一起前往小孤山。
“丁普郎和傅友德。”
张希孟翻出了自己的小本本,在一串蓝玉提供的名单之中,傅友德赫然在列,他可是北伐悍将,辗转到了陈友谅手下,如果能争取过来,那可是助力不小!
===第三百二十八章
双向奔赴===
朱家军用了相当长时间,调整内部矛盾。
这在乱世群雄当中,是非常罕见的。甚至可以说是奢侈的。
对于忙于争夺天下旳枭雄们,时间是最宝贵的,也是最稀缺的,利用一切时间,扩充地盘,壮大实力,这才是王道中的王道。
哪怕以后落败了,底子厚,也能多扛一些时间。
至于那些在势力急剧膨胀过程中积累的矛盾,能解决就解决,如果不能解决,那就更简单了,解决不了矛盾,还解决不了人吗!
反正人都是一切矛盾的根源,只要把人弄死了,那就万事大吉了。
这才有刘福通杀杜遵道,陈友谅杀倪俊。
诚然,效果立竿见影,刘福通独揽韩宋大权,发动三路北伐。
陈友谅篡夺天完兵权,势不可挡。
但是靠着这种山贼火并,获得权力的粗暴方式,到底不能服众,哪怕只是旁观的人,也会心惊肉跳,不寒而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9/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