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7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1/1964


张希孟也叹了口气,“我也不清楚,不过龚伯遂帮着撰写军令,陆洲给造了几份假的告身公。莪拿给了丁普郎看,他说分辨不出来。”
徐达瞪大眼珠,还能这么玩?良久之后,才忍不住笑出了声。
这帮卧龙凤雏,竟然能在这时候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简直神了!
“张相,倘若浮梁州真的能撑住十天半个月,这场决战,咱们的胜算能有七成!”
张希孟也微微点头,不再说什么。
一天半之后,一封从浮梁州送来的密信,放到了朱元璋和张希孟的面前。
“干爹,大哥,你们放心,我已经说通了三千窑工,他们都会帮忙守城,我有把握守个一百天只不过要等战胜之后,出点小钱,买下窑厂,交给窑工经营,还望恩准。”
张希孟和朱元璋互相看了眼,不愧是你啊!
“传令,让花云领五千骑兵,连夜奔赴祁门,其余马步舟师,自安庆启程,和陈友谅决战!”
老朱狠狠一挥拳头
===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
朱英会打仗吗?
会,只是会一点点。
他已经知道了对方是张定边,一个让常遇春铩羽而归的猛人。朱英并没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狠劲,也不想跟这位玩命。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绝对不行。
承认自己旳缺点,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这是他和张希孟学到的很重要的本事之一。就像张希孟,从来都不说自己能打仗,可事实上张希孟当水军大都督,也没有弄出什么差错。
而且让张希孟统军,天下间的名将,在军略上面,胜过张希孟的不少,但是真的想击败他,却不容易。
大约就是一个人在某些方面很优秀的另外方面也不会太差,他理解的不行,和普通人认为的不行,根本是两个东西。
秉持着扬长避短的张希孟作风,朱英开始盘算起来。
他的优势是什么呢?
或许就是人心。
毕竟如果人心乱了,他连站在浮梁的机会都没有。要想对付张定边,他必须玩命加强民心。
真正做到全城上下,军民百姓,拧成一股绳。
干爹朱元璋,大哥张希孟,他们通过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笼络读书人的心,靠着均分田亩,拉拢百姓支持,又给女人授田,获取女人的支持轮到了自己,要怎么获取浮梁州百姓的支持呢?
也搞分田吗?
早就玩过了。
那还有什么能打动浮梁的百姓呢?
浮梁浮梁朱英一时想不到什么,可是他往桌上扫了下,看见了茶壶茶杯,他突然来了想法。
浮梁名气不大,但是浮梁
元廷用的官窑瓷器,出口海外的珍品,几乎和银子等价的宝贝,不都是这里生产出来的。
景德镇最多的就是窑工,就是制瓷,产瓷,向外贩运的工匠,脚夫浮梁城中,也有一半以上的人,给制瓷行业有关系。
大哥可是告诉过自己,要抓主要矛盾,要找到矛盾的主要方面,要针对痛点,打出组合拳,实现价值最大化。
窑工,瓷匠,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还不是能自己说了算,能更多分配到利益。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农民支持朱家军,是能拿到土地,将士用命,那是能拿到双倍土地貌似工匠这里,朱家军还仅仅是免除苛捐杂税,并没有更多的措施。
既然如此,这就是给我的机会!
朱英这小子立刻先没收了杨家的产业,也就是杨有福的家产,他人死在了朱英手里,连在城中的家产也归了朱英。
随后朱英就宣布,凡是愿意帮忙守城的窑工,匠人,都能得到优待,等打退敌人,立刻就把作坊买下来,交给大家伙经营。
很显然,这话乍听就跟笑话似的,交给工匠经营,这么多人,到底听谁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1/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