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8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7/1964


朱元璋拉着外甥的手,嘘寒问暖,颇为欣慰。
“好孩子,打得很好!”
李文忠脸微微发红,突然仗着胆子道:“上位,我,我不是小孩子了!我能领兵!”
朱元璋愕然片刻,忍不住大笑,“没错,你的确不是小孩子了,李文忠指挥使!你好好领兵,争取多打几个打胜仗!让大家伙都刮目相看!”
李文忠喜出望外,连忙拜谢。
老朱又询问了攻城经过,随即让人把张天骐带上来。
“咱听说你是十八条扁担之一,当初跟着张士诚一起杀鞑子?”
张天骐略微迟疑,点头道:“没错。”
“那咱想问你,那时候你们怎么想的?”
“没,没怎么想的,就是活不下去了。”
朱元璋点头,“那你们现在,可活得下去?”
张天骐又怔住了,过了半晌,才嘟囔道:“我,我在诚王麾下,自然过得下去。吴国公要杀就杀,用不着说这些。”
老朱微微一笑,“张天骐,咱是想问你,你们知道活不下去,要揭竿而起,那张士诚又是怎么治理苏杭之地?你们对得起那些跟随你们的百姓?对得起当初的自己?”
面对质问,张天骐愕然,竟无言以对。
当初他们看不惯的元廷做派,貌似张士诚一样也没少干。
修王宫,搜罗美女,横征暴敛……在原本各种苛捐杂税之上,还要多收许多,养兵,养官,尤其是还要拿出几十万石粮食,送去大都,做他的大元忠臣。
想想几年前,再看看当下,确实让人有些自惭形秽。
“吴国公,成王败寇,你只管杀人就是!”
“不!”朱元璋摇头道:“天下之事,亿兆黎民,王所以成,寇所以败,又岂是那么简单的?克城以武,戡乱以仁。咱当初入集庆,秋毫无犯,故一举而定。每闻诸将得一城不妄杀,辄喜不自胜。夫师行如火,不戢将成燎原之势。为将能以不杀为武,岂惟国家之利,子孙实受其福。”
朱元璋很感叹道:“咱看你驻守湖州,尚且能兴屯田之利,是个有心向善的可造之材。咱问你当初想什么,就是想知道,你还愿不愿意屯田种地,造福百姓?”
张天骐再度吃惊,如果说朱元璋跟他谈什么荣华富贵,他或许会投降,也或许会拒绝……但总归还有应对之法,可说起这些,他就方寸大乱了。
“我,我也说不好。”
朱元璋哑然一笑,“张先生,你怎么看?”
张希孟立刻道:“主公,刚刚臣盘算过了,洪都境内,临近鄱阳湖,论起情况,与太湖沿岸的湖州非常相近。如果张将军愿意,可前往洪都屯田,兴修水利,造福一方。”
朱元璋点头,随即又道:“张天骐,你又怎么想?”
张天骐一听是去洪都,用不着跟张士诚直接战斗,他顿时就松了口气,更何况他也想到了自己穷苦出身,当年他们家连一亩地都没有,只能在盐场背卤水,那个日子就不要说了。
“我,我愿意!”
朱元璋含笑点头,“咱来湖州,为民除乱。立刻张贴告示,准许百姓伸冤,即刻筹备均分田亩之事,暂停所有苛捐杂税,待授田之后,重新征收。所有将士,不得侵害百姓,违令者,斩!”
张天骐默默听着,头低得更深了……
===第三百九十三章
劳动无价===
朱元璋的表态,让张天骐感到了羞愧,相比起老朱对待百姓的态度,张士诚的确是差得太远了。
似乎成王败寇的确是错了,王以王道而成,寇以寇道而败!
难道说,张士诚不过是一个巨寇而已?
张天骐无法回答,他暂时依旧被押入了战俘营,跟其他俘虏一样,都要接受清点,而后就会被送去洪都,进行屯田,兴修水利。
总算是人尽其才,张天骐也没有什么抱怨的。。。
他每天都在战俘营,看着朱家军清点人数,登记造册。同时询问俘虏出身,家庭情况,有无亲人等等……询问之细致,简直让张天骐都汗颜。他领兵这么长时间,貌似对手下的了解还没有到这个程度。
他们的战俘营就在军营旁边,由于知府衙门被烧了,老朱和一众文武也只能住在军营,好在大家伙都习惯了。
这一天早晨,吹吹打打,热闹非凡,有不少湖州的士绅百姓,举着万民伞,带着金银布匹,酒肉粮食,前来拜见朱元璋,犒赏三军。
他们送来的礼物络绎不绝,数量惊人。
张天骐站在战俘营这边,仔细数着,光是马车,就有上百辆不止……气得他忍不住骂了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7/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