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8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3/1964


毕竟这是披坚执锐的士兵,不是操场上等候训话的学生,也不是市场里,密密麻麻的人群……他们身强体健,训练充分,他们披着铠甲,拿着明晃晃的兵器,他们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杀人!
朱家军以千户为基本单位,每个千户,一杆大旗飞扬,十几个千户,旌旗连接,士兵密密麻麻。
强烈的压迫感扑面而来。
站在这些士兵的前面,一想到要和他们对抗,寻常人就会双腿发软,心跳加速。
城头的守军也不例外,身为张士诚的心腹,吕珍立在城头,俯视着朱家军,哪怕他居高临下,也心存忌惮。
这帮人铠甲明亮,气势如虹,粗略估算,披甲率至少在一半以上。
众所周知,不管一支军队号称多少人,最核心的战力就是那么多。大几千的精兵,任何一个将领都不敢等闲视之。
朱家军列阵之后,从常遇春的队伍中间,冲出了上百辆马车,这些马车朝着江阴方向跑过去。
这一幕有点好笑,毕竟什么时候了,还能用车兵攻击城池吗?
可很快城上的人就笑不出来了。
这些车兵并不是要攻城,而是在距离城墙三百多步的地方,果断停下来,然后每一辆车,首尾相连,组成一道围墙。
随后朱家军又有一队甲士冲出去,跑到围墙后面,戒备起来,防止城中突出兵马破坏。在他们之后,就是数量众多的投石机,这些高耸的庞然大物,带着苍凉壮阔的美感,撼天动地而来。
“大人,不能让他们从容准备啊!”
有手下将领向吕珍建议。
吕珍扶着垛口,双手紧按,目视再三,终于无可奈何,只得道:“我们的石砲够不着!弩箭还要留着……他们想攻城,就必须冲上来,到时候再给他们迎头痛击!”
===第三百九十六章
吴王的请帖===
张希孟和朱元璋聊了很多,一直聊到马氏过来催,两个人愣了片刻,这才相视而笑,
意味深长。
恍惚之间,仿佛回到了当初,张希孟教朱元璋读书,两个人废寝忘食,往往也是马氏过来催,他们才记起吃饭。
朱元璋忍不住摇头轻叹,“这回咱算是想明白了,登基称帝,无非是多个名头罢了,可咱还是咱!该吃三碗饭,不会多吃五碗…你们说是不是?”
马氏抿着嘴笑,“还算没有忘乎所以,这样最好。”
张希孟也立刻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这一次张府之行,算是奠定了整体格调。
随后张希孟挑头,礼部尚书李习,翰林学士宋濂,参知政事朱升,还有刚刚回来的刘基,又加上了朱元璋的姐夫李贞,一共不到十个人,凑在了一起,牵头成立登基大典的筹备小组。
说实话,谁也没想到李贞能够参加,但是转念一想,他作为朱元璋的姐夫,又掌管后勤多年,经验丰富。
把他排除在外,着实不应该。
张希孟冲着大家伙道:“我的意思,不管怎么样,这个登基大典,都是一件喜事,就像村子里办事情一样,热热闹闹,惊天动地的,这样最好。”
李习身为宿儒,一听张希孟把大典比成办喜事,就有点不爱听,这可是国家大事,新皇登基,跟农村娶媳妇不一样!
他暗自腹诽,却不敢多言,只能说张相高见。
而李贞听到这话,忍不住咧嘴笑了。
“对头!还是张相说得明白,就是跟家里头办喜事似的,我琢磨着,村里头娶媳妇,大摆流水席,首先就要有个请客的名单,其次还要有人收礼…热热闹闹,吹吹打打的才好。。”
李习脸都黑了,还请客,还收礼?
真成了结婚娶媳妇了!
“新皇登基,恩赏天下,应该厚赐将士,岂能巧立名目,收取礼金?这成了什么事情?
岂不是给上位丢人?”
李贞眼皮眨了眨,到底没说什么,俺读书少,俺闭嘴还不行!
可他不知道,这一句话竟然给张希孟提了个醒儿。
其实举办登基大典,不一定赔钱,还能想办法捞一点…虽然不会太多,但也不无小补。
反正朱元璋是個心疼钱的,只要能节省些,他保证高兴。只要不影响整体氛围,也没什么紧要的。
“李尚书,这一次登基大典,并无前例可循,如果却有人沐浴清化,愿意进献孝心,共襄盛举,也不能拦着一片热忱……我看就设立一个专门的所在,负责收钱……当然了,这些钱务必要用在大典之上,不许有一分一毫的滥用,不然就是欺君罔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3/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