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1964


大帅喜欢吃鱼,不管天多冷,都让人下河,给他捞鱼,谁摊上这个活儿,都气得背地里骂娘。
显然,老朱的作风让他们耳目一新。
吃过了饭,老朱论功行赏,把粮食摆在眼前,谁有功,谁该拿多少粮食一目了然,做不得假。
赏罚公平,同甘共苦,这是驴牌寨士兵对朱元璋的共同印象。
貌似跟着这位也不错,至少比原来的大帅有前途。
很快,老朱安抚了人心,收拢了三千多兵马,也有了一块进军定远的跳板。
前方的战果需要通知临淮,告诉张希孟,安排更多兵马南下,准备接下来的战斗老朱正在安排,驴牌寨竟然来了一位客人,这个人还是个士。
看样子应该有四十左右,胡须飘洒,精气神十足。
“在下名叫李善长听闻有义军在此,故而前来拜访。”
李善长!
朱元璋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三个字意味着什么,他只是觉得手下只有张希孟一个人,负责处理繁杂的事务,实在是太疲劳了。那小子又时常抱怨,让自己多找几个人。
奈何在濠州附近,人才早就被几位大帅瓜分了,他的机会不大。
如今南下,果然就有人来了,也算是天助我也。
“李先生称呼咱为义军,可是在朝廷眼里,咱可是贼啊!”
李善长哈哈大笑,“成王败寇,古之常理,待到天下太平,自然是王者义军!”
朱元璋微微一动,便笑道:“天下太平,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先生以为,何时才能天下太平?”
李善长从容道:“秦末战乱,豪杰并起,汉高祖以亭长之身,芒砀山贼寇之兵举事。他生性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胡乱杀人,五年成就了帝王霸业。如今元廷昏暗,纲纪荡然,红巾四起,山河分崩离析。倘若有豪杰英雄,能效法汉高祖,平定天下不难!”
李善长侃侃而谈,朱元璋耐心倾听,忍不住微微点头。
“先生果然大才,一席话让人心悦诚服。”
李善长也笑着点头,他准备了好些日子,就是为了能打动眼前的人。汉高祖和萧何,刘备和诸葛亮,苻坚和王猛,刘裕和刘穆之一段佳话就在眼前啊!
正在李善长欣喜的时候,突然朱元璋笑道:“数月之前,就有人告诉咱,要和汉高祖相比,如今先生算是第二人。”
“什么?”
李善长大惊失色,不对啊?
几个月前,你不是还被困在濠州吗?
那时候就有人跟你说这个?
到底是谁,抢在了我的前面?
李善长满心的问号每逢乱世,都有不少人投身义军,期许辅佐明主,夺得天下,成就不朽功业。
李善长一生读书,研究法家之学,自问也是个饱学之士,奈何元廷不重用汉人,他也是郁郁不得志。
眼瞧着红巾四起,他也想投靠明主,很凑巧,他听做粮食生意的亲戚说濠州城朱公子,名气很大,杀伐果决,是个英雄人物。
李善长仔细打听之后,觉得老朱前途远大,这才决定投奔。只是他万万想不到,竟然有人比他还早?难不成有人比他的眼光还厉害?
“李先生让咱效仿汉高祖,可以说是咱的萧何啊!”朱元璋笑呵呵道。
李善长慌忙躬身,“不敢,承蒙夸奖,在下愿意追随左右。”
“好!先生可比萧何,咱身边又有一位张良就差一个勇冠三军的韩信,这天下就是咱的了!”
老朱开怀大笑,可李善长却是笑不出来谁是张良?
滚出来,让我好好瞧瞧你!
===第四十六章
平平无奇的张希孟===
李善长读书不少,由于元廷的科举断断续续,李善长也没有合适门路,所以走不通这条路。也正因为如此,李善长没有在四书五经上面耗费太多功夫,反而学了不少法家的东西,也算是因祸得福。
成年之后,他又当过一段时间书吏,直到红巾军崛起,天下大乱,李善长才回到家中避祸。
在听说朱元璋名声之后,决定投靠。
所以总揽他的经历,李善长办事能力超强,是个无与伦比的干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