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8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2/1964


这个朱重八…是朱元璋……是圣上!
真不愧是圣君雄主,当真威严盖世,皓月当天,当初他们想什么呢?非要跟真命天子过不去,简直是自取灭亡,自寻死路。
两個人满心惶恐,战战兢兢,当发现其他人都跪倒,山呼万岁的时候,这俩货慌忙跪倒,喊得比谁声音都大,屁股高高撅起,脸上写满了惶恐和谄媚。
生怕老朱跟他们算账,但是又隐隐期盼着,假如老朱能念在昔日的情分上,赏他们一官半职,那就再好不过了。
说到底,并不是所有人都明白道理的,总有那么一些人,你讲不清道理他们只敬畏强者,只要你足够强,他们就会迫不及待跪下来,竭尽所能讨好,期盼着能分到一杯残羹冷炙,就欢天喜地,倚仗权势,转头去欺负别人了。
针对这么俩道德真空的货,如果不出意外,他们是别想从战俘营出来了,继续改造去吧。
相比起这俩货,也先、雪雪、别不华,纳哈出,这些人高谈阔论,开怀大笑。
“我敢说这一定是张相的手笔,历来天子登基,或是祭告天地,或是尊奉遗诏…唯独我大明天子,向万民布告,聚天下民心,登临帝位。堂堂正正,,无过吾皇!”
听着也先的话,不远处的刘继祖感叹道:“果然,我们都是大明的子民,想想当年,真如梦境一般…我可告诉你,陛下从小就果敢勇毅,聪慧孝顺,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大家伙谈笑风生,在这里没有了汉人、蒙古人、苗人的区别,有的只是大明子民。值得一提,在观礼台上,还有相当数量的女人,占总人数的一成以上。
没错,朱元璋这个皇帝,把机会留给了女人,面对臣民,做到了一视同仁。而在他的登基大典上,女人也在其中,还占据了相当比例。
这里面有女工,有学生,有官吏……她们衣着华丽,落落大方,站在观礼台上,丝毫没有怯场,也没有故作媚态,不卑不亢,果然是大明的巾帼玫瑰!
不论男女,脸上都洋溢着喜庆,勃然的朝气,谁都能清楚感觉到。这不是那种篡位夺权,靠着欺负寡母建立起来的朝代。
也不是靠着武力,铁蹄践踏,尸山血海,建立起来的国家。
这是个全新的朝代,拥有强悍的武力,却连敌方的高官大将都没有杀戮;这是个反对世家,否定儒者的朝代,但是最普通的士兵百姓,甚至是女人,都有读书的机会。蛮夷在这里得到了教化。
虽然天子高居九五,堪称天下一人,至高无上。
但是这个天子依旧要敬畏民心,要履行对百姓的承诺。
总而言之,这是个有着很多奇怪之处的国家,同前面的历朝历代,都不相同。而偏偏这些异样之处,竟然能和谐共存,融为一体,丝毫不显得突兀别扭,仿佛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
做对的事情,未必就一定得到所有人的支持。
有太多改革家走着走着,就把自己变成了孤家寡人。
这些人错了吗?
貌似很难说。
不过人亡政息,倒是很常见的事情。
张希孟比那些人运气好的是不光遇上了朱元璋,而且还赶上了一个制定规则,一张白纸,从头开始的好时机。
从最根本的理念开始,衍生出种种政策。
随后又追溯历史,阐发过去,展望未来…从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完成了国家的构建。
这倒不是说没有这些东西,就不能建国成功。
只是缺少了这些东西作为润滑剂,国家不免磕磕碰碰,弊端丛生。犹如失去了润滑油的汽车,嘎嘎作响之余,能跑多久,就看天意了。
元朝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胡虏无百年国运,他们的日子没有多久了。
靠着察罕帖木儿等人的地主武装,尚且能挡得住韩宋北伐,双方杀得有来有回。可是面对着大明的兵马,元朝又能撑住几时呢?
或者说大明的家底儿,到底何如?
朱元璋从奉天门下来,暂时喘了口气。随即对张希孟和李善长众人道:“咱今天没有出什么纰漏吧?”
众人连忙摇头,李善长道:“上位慷慨激越,天日之表,龙凤之姿,当真是古今一人,
无与伦比!”
老李的马屁就跟不要钱似的。
张希孟微微闭目,他把老朱宣读诏书的场景,再度过了一遍……奉天门上,朱元璋慨然宣布,城下百姓仰望天子,充满了希冀。
万众瞩目,江山社稷,握在掌中,确实是威风啊!
“主公,臣以为不但没有差错,还气势如虹,万民归心,这个登基大典,也算是可以经得起天下人检验了。”
这时候宋濂突然道:“上位,臣让鸿胪寺那边选了几位丹青妙手,必要将今日场景画下来,流传后世才好。”
朱元璋眼前一亮,立刻笑道:“好,一定告诉他们,要画得形象,惟妙惟肖才好。咱可是要亲自过目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2/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