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9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9/1964


想来邹普胜等人也会知难而退,老老实实消停下来,不然让他们追随着陈家祖孙去高丽,也不是不可能。
总而言之,安排妥当了这件事,接下来却是一件大喜事……那就是汤和统御着苗部兵马,从岳州赶来,同朱元璋顺利会师。
阔别数年的两个人,终于见面了。
“臣汤和,拜见上位!”
汤和快步奔跑,拜倒地上,热泪盈眶。
朱元璋急忙搀扶起他,眼圈也红了。他仔细打量汤和,又黑又瘦,面皮因为长时间暴晒,呈现出一种浓稠的酱红色,化都化不开。
朱元璋看在眼里,忍不住抓住汤和的手臂,用力摇晃,十分激动,“辛苦了,你辛苦了!”
汤和感叹道:“臣走的时候,上位还只是吴国公,现在已经是大明天子……数年之间,变化真是太大了,咱们大明蒸蒸日上,真是让人高兴啊!”
老朱笑道:“能有今天,还不是靠着大家伙拼命,尤其是你们,能坚持下来,真是不容易。”
朱元璋扭头看了看张希孟,道:“张先生,你也看,该怎么封赏才是?”
张希孟笑着过来,汤和见到了张希孟,竟然越发激动起来。
“张先生,伱和几年前大不相同啊!实话,这几年,每当撑不住的时候,我就喜欢翻看先生的文章,寻找解决难题的办法。我们这些人,差不多都是先生的生啊!”
张希孟笑道:“过誉了,过誉了!一个主张,要想落地,就离不开大家伙努力。实话,不是我帮了你们,而是你们成全了我!咱们教相长罢了!”
汤和大笑,“还是先生会话,听着让人舒坦。只是我现在手下,数万兵马,以苗部居多,汉人士兵非常少,和其他兵马不同,到底要如何安排,还没有一个确当办法。”
张希孟道:“此事我和主公议论了不止一次,你手下的这批将士,可以是百炼成钢,非比寻常。我的意思是挑选一批最优秀的,成为军中训导员,要把你们磨砺出来的东西,带给新兵。另外苗兵的问题,自然是一视同仁,整编之后,把老兵散布到各地,让他们当村官,负责接收移民,你看怎么样?”
===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军===
大明第一臣正文卷第四百三十七章整军张希孟和汤和谈了很多,归结起来,还是脱不了一视同仁四个字。而这四个字,又是汤和乃至所有苗兵最在乎的。
有了这个基础,接下来的事情都好谈了。
送走汤和之后,老朱却又叫住了张希孟,君臣两個还有些更紧要的话要说。
“先生,这些苗兵自然忠勇,可是过去这些年,他们远离朝廷,靠的并不是国库财税供养,而是凭着自己的本事经营,兵器,粮饷,皆是如此。他们自己有一套规则,和咱们还是有些差别出入。这件事情,先生可要想清楚了。”
听到这话,张希孟的神色也凝重起来。
最麻烦的事情,就是这个。
汤和跟刘伯温在五溪发展兵马,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一股自给自足的力量。汤和自然是忠心耿耿,刘伯温也严格按照张希孟的主张,治理地方。
可问题也就出在了这里,张希孟当然没本事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
有太多的细节,只能因地制宜,随机应变,这也是汤和他们能够成功的关键。
但是随着两方合兵,有着不同习惯的两伙人,客观上就会爆发冲突。
这事情本就无关对错,可是一个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团结,发生严重的后患……这种情况也不只是存在于苗兵上面,众所周知,老朱的麾下,就有着淮西旧人和浙东文人的······
想看更多精彩内容,到【起】【点】读书,搜索“新书友㊣大礼包”,把——㊣-去-掉,兑换限量福利礼包,先到先得!
张希孟和汤和谈了很多,归结起来,还是脱不了一视同仁四个字。而这四个字,又是汤和乃至所有苗兵最在乎的。
有了这个基础,接下来的事情都好谈了。
送走汤和之后,老朱却又叫住了张希孟,君臣两個还有些更紧要的话要说。
“先生,这些苗兵自然忠勇,可是过去这些年,他们远离朝廷,靠的并不是国库财税供养,而是凭着自己的本事经营,兵器,粮饷,皆是如此。他们自己有一套规则,和咱们还是有些差别出入。这件事情,先生可要想清楚了。”
听到这话,张希孟的神色也凝重起来。
最麻烦的事情,就是这个。
汤和跟刘伯温在五溪发展兵马,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一股自给自足的力量。汤和自然是忠心耿耿,刘伯温也严格按照张希孟的主张,治理地方。
可问题也就出在了这里,张希孟当然没本事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
有太多的细节,只能因地制宜,随机应变,这也是汤和他们能够成功的关键。
但是随着两方合兵,有着不同习惯的两伙人,客观上就会爆发冲突。
这事情本就无关对错,可是一个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团结,发生严重的后患……这种情况也不只是存在于苗兵上面,众所周知,老朱的麾下,就有着淮西旧人和浙东文人的张希孟和汤和谈了很多,归结起来,还是脱不了一视同仁四个字。而这四个字,又是汤和乃至所有苗兵最在乎的。
有了这个基础,接下来的事情都好谈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9/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