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9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1/1964


双方谈过之后,张希孟就下令布置,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在军营外面,搭建了一道简易门户。
然后李文忠就带着俘虏们过来,走到了门户前面,然后挨个询问,你们是什么出身,有没有心思加入明军?
在门的另一面,郭英带着人,用大锅熬粥,凡是过去的人,都能先拿到一碗粥。
这样许多饥肠辘辘的俘虏万分垂涎,大家伙不明白,喝粥就喝粥,为什么还弄一道门,还要询问出身……但是既然人家这么规定了,他们也没有别的办法。
终于有人站出来,“俺叫林十五,俺,俺是穷人,八辈子都是穷人!”
李文忠微笑着点头,“听你的名字就错不了,去吧!”
这个年轻的俘虏小跑着过来,得到了一碗粥,还有一块咸菜。
他趁着热,美滋滋吃了起来。
见他这样,其他的俘虏也都跟着,不多时,就过去了上百人。
而这个时候,一个笑容和煦的年轻人,出现在他们面前,随着他到来的还有一些老兵……也没有别的,就是席地而坐,聊聊天而已。
然后一波接着一波,不断有俘虏过来,不断喝粥,聊天……周而复始。
毛贵也就在旁边瞧着,说实话,他看不懂。但是他也没有想到,一个妙笔生花,手握大权的张丞相,竟然能和普通俘虏聊得开心,还不时冒出几句山东土话,实在是让人大受震撼。
经过了一天多的甄别,张希孟从一万多俘虏当中,找出了八千多人。
至于剩下的人,他也没有做别的,而是让人给他们也准备粥和咸菜。
而经过挑选的人,却是跟张希孟一起摊煎饼。
没错,张希孟还真是艺多不压身,总是能让大家伙耳目一新。也不知道他和谁学的,制作面糊,放在锅上摊,做了两个之后,动作就顺畅起来。没有几下,一个薄如纸,大如席的煎饼就做好了。
这水平,不去学校门口摆个摊,都委屈了。
张希孟一边笑着跟大家伙摊煎饼,一边给大家伙发大葱,豆酱……然后继续聊天。
“我们讲的均田,是要让大家伙都动起来,一个村子,一个乡镇,老百姓自己站出来,核实土地,操持分田。我们派人只是保证公平,不许有欺压良善的行为。等分田之后,我们就给大家伙发田契,这块土地就是你们的了。我琢磨着苦干两三年,就能顿顿吃上煎饼卷大葱,大家伙觉得怎么样?”张希孟笑呵呵询问着……
===第四百五十八章
收取山东===
张希孟和俘虏畅聊,很快就争取到了大部分的俘虏支持认同,随后他又从俘虏当中,挑选出一批能说会道,表现突出的,连同明军老兵,一起对田丰和王士诚的旧部展开工作。
从一个人,到两个人,四个人,八个人……这个过程都是相对缓慢的,可一旦争取到了到了成千上万的人,整个工作就会变得顺畅无比。
不足十天之间,张希孟就彻底收取了大部分的士兵,并且重新任命了一批百户,总旗,小旗,充作下层的将官,统御全军。
至于还剩下的那些人,此刻也如同离了水的鱼,彻底没有了办法。
他们惶惶不安,眼睁睁看着部下流失,权力不再,他们不想认输放弃,却又没有办法,想要逃跑,又不知道谁能收留他们,而且失去了底层士兵之后,他们的身价也暴跌无数倍,想要兴风作浪,也是不能。
就这样,过去让毛贵坐立不安的一群人,此刻不但人畜无害,还进退维谷。
毛贵看到这些变化,他整个人都傻了。
竟会如此容易?
困扰自己这么长时间的事情,居然就被张相轻轻松松解决了?
这是什么道理?
难道摊煎饼就能行?
这些年关于张希孟的传言,已经越来越多了,武昌城外,一番话说得陈友谅土崩瓦解,织毛衣收辽东,摊煎饼定山东……这都是什么神仙手段啊?
毛贵心里清楚,事情肯定不会这么简单,里面自有道理,他也能隐隐约约察觉到一些……比如体恤士兵啊,以身作则啊,上下一心啊,执法严明,处事公平……这些似乎都对,但是又都差了那么一点意思。
就仿佛又一层膜,挡在眼前,让他看不清楚事情的真实样貌。
对于主政一方毛贵来说,这是灼心挠肝的事情。
终于,他熬不住了。
决定亲自来求见张希孟,他想讨个答案。
就在毛贵登门之时,张希孟正在和几个士兵聊着天,其中就有那个叫林十五的年轻士兵,他抓着一支毛笔,在纸上费力写下自己的名字。
终于在顿笔好几次之后,歪歪斜斜,写好了三个字,他的脸上露出憨厚的笑。
“张,张相,对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1/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