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9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7/1964


毛贵愣了少许,慌忙答应……他看了看运河岸上劳作士兵,竟然一咬牙,把上衣脱了,打了个赤膊,跟大家伙一起劳作起来。
让衍圣公参与疏通运河,这一手产生的影响,远超所有人的预料……
“乡亲们,过去俺不信,现在连孔家都被抄了,这大明朝是来真的,不一样了!”
“走!咱们带着干粮,去济宁,修运河,恭迎圣天子!”
百姓们齐齐答应,大家伙扛着工具,带着清水干粮,从曲阜出发,上千人的队伍,直奔济宁而来。
同样的队伍,还有许许多多,从山东各个州府,向着运河聚集而来。
数万将士,数以万计民夫,全都凑在了一起。
大家伙一起劳作,吃同样的东西……在人群当中,还有孔家人,也哆哆嗦嗦,跟着乾活,力气还不如个孩子。
原来这就是圣人后裔啊!
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百姓忍不住哂笑,等回去之后,可要和乡亲们好好说说。
军民百姓一起,完美诠释了人心齐,泰山移……竟然提前七天,疏通运河,徐达率领着大军顺利北上,进入山东境内。
而在徐达之前,朱元璋就已经来了。
天子所到,运河两岸,万岁之声,不绝于耳……
===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处罚===
立身龙船之上,两边尽是万岁之声。
朱元璋不免涨红了面孔,用力向着百姓挥手,脸上满是欣慰。
在他动身之前,应天皇宫又降生了一位皇子,准确说还是老朱登基之后,第一位出生的皇子,是个胖小子,哭得声音很响亮,能吃能叫的,老朱还挺稀罕的,给小家伙取名朱棣。
家中越发兴旺,多子多福,国势一天比一天强盛……上半辈子的苦,似乎要一下子补偿给自己一般。
朱元璋如何能不喜悦?
只是有一件事,朱元璋还是不满意,那就是张希孟!
事情办得挺漂亮的,可就是太手软了,总是差那么临门一脚,你的道理再好听,没有拿一柄屠刀,又有谁会真的害怕?
少不得要咱辛苦一下啊!
朱元璋的船队到了济宁,各地的军需物资,民夫牛马,全都云集于此。
为了支应一场几十万人的大战,需要的东西着实是太多了,哪怕堆积如山,也禁不起消耗。
码头上人影穿梭,其中就有孔克坚和孔希学爷俩。
他们俩抬着一个担架,上面放着一包一百八十斤的粮食,踉踉跄跄,往前走着,孔克坚两腿晃荡,几乎摔倒。
孔希学在后面忍不住抱怨,“爹啊,您老可要撑住了,摔坏了,撒出来,又要挨骂。”
孔克坚气喘吁吁,没力气说话,可听儿子这么说,他也顾不得了。
“兔崽子,你年轻力壮,你自己扛一包,何苦为难你爹?”
向两边瞧瞧,这些扛包的民夫,最少也是两包,有的人能一次扛三包,而且还健步如飞,一点不吃力。
长久劳作,人们的体质还真不一样……像后世除了那些专门的搬运工,普通人扛二三十斤的东西爬楼梯,就已经气喘吁吁了。
不过放在当下,一次扛两三个包,三五百斤压在肩头,竟然好似没事一般。哪怕是十一二岁的孩子,也不乏能扛一包的……当然了。这么日复一日地劳作,对于人体是个巨大的消耗。很多人过了三十,就一身是病,能活过五十的,都相当有限。
只能说民生多艰。
而孔家父子显然不行,两个人只能抬一包。
看到这一幕,大家伙都忍不住赏个白眼。
不过光是力气小,也就罢了,他们爷俩还吵起来了。
“爹啊,不是孩儿为难你,您老之前不也想卖了儿子,只可惜人家张相不上当。你还想绕人家后面,背后一刀……可惜啊,这一刀捅不到张相身上了。”
孔克坚脑袋嗡的一声,怒吼道:“畜生,你满嘴喷粪,说的是什么?”
孔希学被吼得一缩脖子,“没,没什么,你安心干活就是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7/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