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你别怂第10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3/1077


领兵的将军心思都这么复杂么?就不能心平气和地把刀架在我脖子上,命令我做顿饭,我敢不做吗?
“小子这就准备。”李钦载满脸堆笑道。
五少郎的日子过得精致,当初在甘井庄当咸鱼时,每天没事瞎琢磨,琢磨得最多的便是菜谱。
如何在这个调料和物产贫瘠的年代,弄出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好菜,不谦虚的说,李钦载有资格写一篇论了,比数学物理更在行。
一个时辰后,满满一桌菜端上来,香喷喷的砂锅炖羊肉,炭烤小羊排,浓汁炖牛腩,小炒野猪肉,和一盘冬天无比珍贵的清炒菠菜。
两位将军显然都不是吃素的,对牛羊肉赞不绝口,但对那盘珍贵的菠菜却动也没动,还对它露出嫌弃的表情,仿佛化粪池里混进了几颗羊粪蛋子似的,画面非常的违和。
五岁孩子都知道吃青菜的重要性,两位将军却嗤之以鼻,俩货如果去体检的话,一定会发现自己的甘油三酯超标许多倍了,等着高血压或中风吧。
“不错不错,贤侄的手艺果然名不虚传,今日大快朵颐,也不负我从青海湖百里奔波一趟了。”裴行俭笑道,端杯滋熘一口酒。
郑仁泰也笑道:“明明一肚子本事,却还能把菜做得如此美味,老天不公,好东西都留给了你,英国公府不出意外的话,还能兴旺百十年。”
裴行俭摇头:“景初非嫡长孙,英国公的爵位轮不着他,不过景初回长安后,陛下定有封赏,将来必然另起炉灶,建府开衙,成为英公一脉的分支,与嫡府互为辅成,两家兴旺百年不是事。”
李钦载笑了笑,道:“说来两位可能不信,我对官爵并无野心,在西北做的这些事,不过是尽臣子本分罢了,回长安后我仍将会我的庄子,做一条挂在房檐下的咸鱼。”
郑仁泰脸色一沉:“没出息的东西,信不信老夫代你爷爷抽你一顿?明明有一身本事,当货予帝王家,为天子分忧,为生民谋福,也为自己建功,这才是男儿当有之志向。”
李钦载眨巴着天真的大眼睛:“做条咸鱼也不错呀,郑爷爷哪天嘴馋了,可以拿小子下酒”
郑仁泰和裴行俭失笑。
两人对视一眼,然后很有默契地同时起身,一齐朝李钦载躬身行了一礼。
李钦载吓得原地跳了起来,急忙托住他们的胳膊:“两位长辈何故如此,折煞晚辈也!”
郑仁泰肃然道:“我俩今日此来,是为感佩景初为社稷舍生一战,平定西北,将吐谷浑纳入大唐版图,从此西域商路畅通无阻,安西都护府与中原连成一片,六州不再是大唐边城,生生往前推进了千余里”
“此功之着,可彰日月,可垂青史,裴都护与老夫皆受景初之恩,今日特来拜谢。”
===第六百零八章
旨召归京===
大唐的将军们对开疆拓土有着病态般的执念。
从武德年到龙朔年,立国数十年,渭水之盟后,李世民厉兵秣马,李靖东击突厥,彻底洗刷了大唐的耻辱。
从此以后,大唐的名将们如同开了挂似的,一个个为了开疆拓土争先恐后,包括李钦载的爷爷李勣在内,为了给大唐扩充地盘,将士们年年征战,不是在欺负邻国,就是在欺负邻国的路上。
李钦载这次立下的功劳,不谦虚的说,真的能在青史上留下浓浓的一笔。
吐谷浑千里之地,早在隋朝时,中原王朝就对它虎视眈眈,但一直缺少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如今这个理由被吐蕃亲手送上,大唐王师堂而皇之入境吐谷浑。
为啥?当然是为了帮助我们忠诚的藩属国吐谷浑抗击吐蕃的侵略。
打完吐蕃后,唐军为何不撤?
因为诺曷钵可汗跑了呀,跑到大唐境内了。人家天生胆小,害怕战争,不敢再当这个可汗了,跪在大唐天子面前哭着喊着要将吐谷浑双手奉送给大唐,求大唐代管。
李治作为仁义天子,能坐视不管?
汝妻子,吾养之,汝勿虑也。
这句曹贼的台词,是不是很符合李治的人物性格?大家都有着同一个爱好。别人家的子民如同别人家的婆娘,永远比自家婆娘更诱人。
大唐拿下吐谷浑,几乎全靠李钦载一人之力,郑仁泰和裴行俭都必须感谢他。
将吐谷浑纳入大唐版图,从此大唐西面战略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裴行俭是安西都护,郑仁泰是六州兵马总管,二人对李钦载的行礼是有根有据的。
从今以后,大唐西面战略要做的是继续压缩吐蕃的发展空间,让他们世世代代缩在高原上,同时国境线的前推,更能让大唐对西域诸国的影响力前所未有的强大。
如果国力允许的话,与中亚的波斯,大食等国掰掰手腕也不是不可能。
数百年后,一个名叫成吉思汗的家伙打到了欧洲,大唐未尝不可以。
…………
毕恭毕敬送走郑仁泰和裴行俭,李钦载回到刺史府内,找了个顺眼的地方,以胸无大志的咸鱼之姿躺了下来。
最近变化很大,西北一战虽然伤亡重大,但活下来的将士都对李钦载奉若神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3/10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