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你别怂第5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8/1077


李治一愣,接着露出英雄气短之相,苦笑道:“国库倒是有些余钱,但粮食……真没有。”
武后一笑,道:“那就拨些银钱给景初,让他自己想办法吧,国库虽无粮,但民间还是有的,不过是集中在少数权贵地主手中,且看景初有没有本事把粮食换出来赈济灾民了。”
李治笑道:“皇后所言甚是,朕这就下旨……”
沉吟片刻,李治忽然坏笑道:“朕再准备几本魏碑字帖,随同圣旨一起给景初吧,字写得那么难看,朕终于能恶心他一回了。”
…………
并州城。
李钦载仍然一副富贵公子的打扮,带着几名部曲在并州城内闲逛。
城内有三十多家粮铺,李钦载这几日便在这些粮铺之间来回。
有趣的是,大灾在即,三十多家粮铺居然全都关门上板,店外贴了一张告示,说是粮食已售罄。
城内的百姓不是农户,他们无地可种,粮铺买不到粮食,于是百姓只能找官府。
这也是李钦载徘徊于城内粮铺的原因。
粮铺关门,掌柜失踪,三十多家粮铺仿佛商量好了似的,一个管事的找不到。
李钦载耐着性子找了几日后,终于失去了耐心。
这是不拿刺史当干部呀,真当新上任的刺史脾气好?
王实赋站在李钦载身旁,见李钦载的表情已有些森然之意,王实赋仍然面无表情,看不出喜怒。
他是被李钦载强拉出来的,李钦载说什么体察民情,然后并州城的刺史和别驾一号二号人物并肩逛了半天。
站在一家粮铺门口,李钦载指了指紧闭的大门,忽然笑道:“王别驾,城内三十多家粮铺关门,以前你可曾见过?”
王实赋淡然道:“下官从未见过,但下官知道原因。”
“什么原因?”
“囤粮居奇,秋收之后,这些粮商囤积的粮食能卖天价,如今还没到灾情爆发的时候,他们自然不愿卖的。”
李钦载眨眼:“刺史府能管么?”
“能管,但容易引起粮商的反弹,后果可能会更严重。”
“会有什么后果?”
王实赋想了想,道:“若刺史府出面干预,或许能度一时之困,粮食能卖给百姓了,但粮商们大多是不甘心的,会赶紧将粮食转移至别的州县。”
“今年的旱情不止并州一地,整个北方皆严重,粮商手里的粮食根本不愁卖。粮商们若抽走了并州的粮食,待灾情爆发,并州百姓就算有钱也买不到了,毕竟商人逐利之辈,他们可不会管百姓死活。”
李钦载表情渐冷:“如此说来,我这个刺史还得小心翼翼哄着那些粮商了?给他们磕一个行不行?”
===第三百零一章
纨绔干仗需要考虑后果吗===
磕一个不是不行,李钦载不在乎什么脸面。
当初在国公府里被老爹抄着棍子满院追杀,那时李钦载的脸面已像逝去的青春一样永远不可追回了。
问题是,如果给粮商们磕完以后还是不管用,岂不是白磕了?
亏本的买卖不能干。
“百姓缺粮无处买,粮商囤奇不愿卖,王别驾可有良策?”李钦载笑吟吟地问道。
王实赋低声道:“下官以为,可软硬兼施,对粮商一边打压,一边怀柔,使其既知王法森严,亦领受人情世故,动情晓理,刀兵相候,事可成矣。”
李钦载惊异地看了他一眼。
不得不说,这个法子有可取之处,王实赋这个别驾委实不错,首先屁股没坐歪,这番话确实出于朝廷和百姓的立场。
其次做事不迂腐,不默守陈规,提出的办法确实有效。
李钦载不由暗暗思忖,难道宋森那货的情报是正确的,王实赋这人确实是个好人好官?
“办法不错,王别驾刚刚想到的?”
王实赋垂头道:“早在粮商囤奇的那天开始,下官便琢磨应对之法,不过前任宋刺史迟迟下不了决定,下官提过几次后只好作罢。”
“你是别驾,可以自己做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8/10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