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你别怂第5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5/1077


“那个李钦载……本王依稀记得好像成亲了吧?”李元婴皱眉问道。
宫女小心地道:“是,李刺史之妻正是县主殿下的闺友,青州崔氏的崔婕。”
“啊,是那个小姑娘……”李元婴恍然,接着愣了片刻,仿佛刚回过神似的,突然大怒:“他都成亲了啊!我女儿焉能许有妇之夫!”
宫女也愣了,怔怔地看着他。
这……啥脑回路?不过两面之缘,滕王殿下为何想到许配之事上去了?完全没来由啊!
怒气冲冲地瞪着宫女,李元婴怒道:“那个李钦载,可有轻薄蕊儿?”
宫女吓坏了,忙不迭摇头。
“他若没轻薄,蕊儿为何气冲冲回来?”
恨恨跺了跺脚,李元婴气道:“不行,本王要劝劝女儿,宗亲贵胄,县主之尊,焉能许有妇之夫?”
偏殿内文人名士们的蛐蛐儿激烈厮杀也顾不上了,李元婴撩起衣袍下摆便往后宫跑去。
“女儿啊,你再考虑考虑,千万要自重,自重!”
…………
刺史府。
四位县令站在李钦载面前一字排开,朝他行礼。
李钦载今日穿着正式的绯色官服,头戴黑色璞帽,端坐在堂内,四名县令行礼后,李钦载这才伸臂虚扶。
未置酒宴,未举歌舞,堂上一位刺史四位县令,很正式的公事场合。
并州辖下有四县,分别是晋阳,上党,雁门,定襄。
昨日李钦载快马相召,今日四县县令便风风火火赶到了并州城。
坐在宽敞的大堂内,李钦载开门见山道:“今年并州旱灾,秋收后恐民心不定,所以特召诸县相会,商议对策。”
“本官上任并州前,陛下已有了旨意,今年并州城及辖下四县赋税皆免,诸县不得以任何名义向百姓征赋捐税,违令者必严惩。”
四位县令皆起身应是。
“好了,诸位都预测一下各县的粮食收成吧,可能会有多少缺口,还能征用多少劳力,官仓存粮所余几何等等,各自都说一说。”
四位县令分别将本县辖下的粮食收成,官仓以及劳力情况细细道来。
李钦载点点头,随即又深深皱起了眉。
四位县令不假思索便能说出治下的各种数据,显然是熟记于心,功课还是做足了的,并非尸位素餐之辈。
可县令们报出的数据也着实令李钦载忧心。
情况很不好,或者说,今年大唐黄河以北的情况都不好。
北方大部地区皆有旱情,粮食收成注定惨淡,并州位处河东道,正是北方腹地,旱情尤为严重。
县令们说完后,李钦载默默算了一下,沉声道:“按各县所报之数,今年并州辖下各县粮食缺口大约还差十数万石,这个……麻烦了。”
晋阳县令赵楚风苦笑道:“是,今年开春始便没下过几场雨,各县劳力又不足以挖渠引水,下官数月来奔走于县下各乡各庄,处置引水之事,然则仍旧无济于事……”
定襄县令也叹道:“不敢瞒李刺史,下官连请僧道办法事向天祈雨这种事都干了,还是没办法,没水就是没水,求不来,也挖不通。”
赵楚风看了看沉脸不语的李钦载,小心地道:“下官听说,李刺史向陛下请旨,从宁朔都督府借调了三万兵马挖渠……”
李钦载嗯了一声,道:“没错,是我向陛下提议的,但时已夏末,秋收在即,就算挖通了沟渠引来汾河之水,对今年的收成亦于事无补。”
赵楚风道:“今年确实无望,但对并州四县来说,却是千秋功利的大好事呀,可惜,可惜晚了一步,若在开春时节便开始挖渠,今年的收成不至于太难看。”
说着赵楚风一脸惋惜之色。
李钦载沉思半晌,道:“粮食的缺口,我来想想办法,尽量从南方调集粮食,诸位县令也当各行其职,虽是大灾之年,但不允许并州辖下饿死一個百姓。”
===第三百一十二章
鸡同鸭讲===
解决旱情不可能靠某个人的力量就能办到。
李钦载纵有通天之能,在天威大灾面前也不得不求援于外。
县令们匆匆赶回各自的县城,主持抗旱挖渠一事。李钦载从宁朔都督府调来的三万兵马帮了大忙,在军队的帮助下,挖渠的工程进展顺利,短短十来天,已挖通了晋阳县至汾河的主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5/10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