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你别怂第6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9/1077


“我想为并州的百姓做点什么,回报他们的这份重礼,怀英你赴任后当善待百姓,多行仁政,莫让他们给我的脱靴之礼抹黑。”
7017k
===第三百八十三章
掖庭冷宫===
习惯了咸鱼状态,打死都不愿掺和朝堂事的李钦载,这次为了修路主动站出来,或许当初并州百姓送别时的脱靴之礼占了很大的原因。
它是一份美好的回忆,同时也是一种动力。
为了让这群朴实勤劳的百姓日子过得更好,李钦载愿意为他们做点什么,哪怕打破自己的原则,哪怕与权贵结怨。
享受世间的美好,追求心灵的平静,终归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
李钦载愿意付出这个代价。世人皆苦,如果力所能及,可以让善良的世人们不那么苦,也算是吃喝拉撒之外,赋予了自己的人生不一样的意义。
狄仁杰回到长安后的第二天,李钦载陪着他进了太极宫,君臣三人商议秋收后的修路事宜。
包括调集南方粮食赈济,出动宁朔都督府将士驻扎并州,撰写以工代赈的种种细则,以及建水泥窑,狄仁杰主事,滕王监管,朝廷派出御史大夫核查钱粮,百骑司暗中走访,内举不法等等。
推行一项国策不仅仅是高层拍拍脑袋便不管了,事实上它非常繁琐细致,一件大事最终是由无数鸡毛蒜皮的小事凑合起来的。
君臣商议了大半天,李钦载和狄仁杰才告辞。
…………
李素节站在掖庭宫门前,看着门口侍立的几名宦官,他的目光冰冷,注视着那道陈旧厚重的宫门。
宫门紧闭,里外两个世界截然不同。
仅只站在宫门外,李素节都能感受到掖庭里的那股子压抑灰暗的气息,半空仿佛有无数冤魂在无声地游荡,就连天上的太阳照在掖庭里,都透着一股阴冷,像乱葬岗上拂面而来的夜风。
不知在宫门外静立了多久,李素节咬了咬牙,举步便往前走。
门口值守的宦官自然是认得这位四皇子的,非常殷勤地躬身陪笑,不等李素节开口,宦官便主动打开了掖庭的宫门。
李素节仍然面无表情。
从小住在宫里,他比谁都清楚,这些满脸殷勤笑容的宦官,内心多么阴暗歹毒,宫里的贵人一旦失势,这些奴婢往往是第一个在背后捅刀子的。
当年李素节的母亲萧淑妃被武后下令缢杀,下手执刑的便是武后身边的宦官。
萧淑妃死的时候,李素节当时没在场,这或许是武后给他留下的唯一一丝善意。
而李素节,直到被李钦载收为弟子,他才走出太极宫,那时的他,才真正感受到阳光的温度。
在宦官的陪同下,李素节走进掖庭。
掖庭建在太极宫的西侧,它其实就是传说中的“冷宫”。
影视剧里的皇帝一声怒吼,指着某某妃子说一声“打入冷宫”,事实上历朝历代是没有冷宫这个称呼的。
掖庭是名副其实的冷宫,太极宫里但凡犯了事的,失了宠的,倒了霉的,无论妃子还是宫女,都会被发配到掖庭里来。
这些失宠和犯事的妃子宫女们,一旦进了掖庭,便沦为了奴婢,不管你以前的身份多么高贵,天子多么宠爱,只要进了掖庭,基本便永无天日。
她们每天做着繁重的工作,浆洗衣裳,刷洗恭桶,织布纺纱,说她们是劳改犯也不为过,甚至比劳改犯更惨。
宫闱里积累已久的恩怨,一旦失势,进掖庭的贵人往往会莫名其妙丢了性命,每年从掖庭里抬出去的无名尸首不计其数,这些人死了就死了,不会有人关心。
这就是宫闱的残酷,曾经有多风光,一步踏错就会有多悲惨。
大唐立国至今,被打入掖庭后唯一能够逆风翻盘的女人,只有武后。
这是特例,不可复制。
李素节不喜欢掖庭,那种令人窒息的压抑气氛让他很不舒服,踏进掖庭的第一步他的后背便寒毛直竖,很难想象里面住着的人如何撑过日复一日的煎熬。
李素节进掖庭是来看他的两位姐姐的,同父同母的亲姐姐。
萧淑妃死后,事情还没完,李素节由于是皇子,算是暂时逃过一劫。但萧淑妃还有两个女儿,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则被武后发配掖庭,每日劳作,食不果腹,过着比奴隶还惨的日子。
李素节这次就是来掖庭探望两位姐姐的。
曾经的他也试图想救两位姐姐,可是宫闱斗争的残酷,哪里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能掺和的,武后仅仅一个眼神,便将李素节吓得魂不附体,不敢再提,生怕激起武后的杀心,索性将他的两位姐姐都杀了。
两位公主终究与别的失宠贵人有别,掖庭里住的地方还算不错。
李素节随着宦官来到一座常年失修的破旧宫殿前,宫殿不知是哪一年建的,似乎从未修缮过,窗棂糊的纸都已破了无数个洞,冷风一阵阵从破洞里钻进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9/10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