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你别怂第8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2/1077


“他们不稀罕,但我稀罕呀!这都是劳动力啊,来到咱家庄子后,他们吃我的,喝我的,用我的,不是咱家的东西,我抽风了倒贴朝廷?”
李钦载这么一解释,崔婕顿时通透了,于是兴奋地一拍掌:“夫君说的没错,战俘都是咱家的,咱家养着他们呢,当然是咱家的东西,说破天去都是咱家的,谁敢收回去试试!”
李钦载深情地道:“娶妻当娶贤,夫人棒棒哒!”
崔婕欣悦地道:“都是夫君挣来的家当,有夫君在,家业自然兴旺日上。”
“不不,还是夫人持家有道……”
夫妻俩互相吹捧后,甘井庄从此多了一千多劳力,大喜事,中午得加菜庆祝一下。
…………
下午,李钦载还是来到村口的工地上,装模作样转了两圈儿。
没办法,一个男人在家无所事事,显得这个男人颓丧又失败,总要找点事做,多少展示一下成功男人的气质。
本来可以钓鱼的,但李钦载钓鱼的技术实在是……一言难尽。
上课呢,看到那群败家子街溜子就头痛。
所以,唯一的选择来工地转悠,算算时辰,在工地上待够半个时辰,大约便能志得意满地回家了,今天忙了一整天呢,男人在外面赚钱很辛苦的。
对渭南县衙来说,甘井庄是重点关注对象,不关注不行。
甘井庄除了是英国公府的封地食邑外,还有一位渭南县伯常住庄子里,这位县伯不仅造出名叫水泥的东西,还说服天子将修路当成未来数十年的国策。
这样一尊大神就在渭南县辖内,县衙怎敢不关注他?
所以关于修路修库挖渠等事宜,渭南县衙派驻甘井庄的是一位县丞,一个县的二把手,足可见对李钦载的重视了。
然而县丞重视李钦载,李钦载却从未重视过他,不仅没重视,就连见都没见过。
论官阶论爵位论地位,大家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区区县丞想见李钦载,委实高攀不上。
工地上,渭南县丞见李钦载到来,惊喜之后忙不迭行礼。
县丞姓王,面对李钦载的态度既恭敬又殷勤,行礼之后又给李钦载搬来一个小马扎,两人坐在工地边,看着庄户们挖渠热火朝天的场面,王县丞乐得合不拢腿。
“本县出了一位惊才绝艳的大人物,县令几次来庄子欲拜见李县伯,可惜李县伯常在长安和庄子之间奔忙,县令数次都无缘得见一面……”
李钦载嗯了一声,道:“哎,不要随便往脸上贴金,不错,我确实是一位惊才绝艳的大人物,但我这个大人物不属渭南县,我混长安城的,户籍也在长安城。”
王县丞毫不羞愧地继续往脸上贴金:“李县伯常住甘井庄,甘井庄隶属渭南县,您就是渭南县的人。再说天子给您封的爵也是‘渭南县伯’,您是十足的渭南县大人物。”
“不瞒李县伯,您的出身官爵和事迹,早已记于渭南县志,还请李县伯莫再推搪。”
听到自己被列入渭南县志,李钦载也丝毫没感到惊喜。
毕竟他可是经常与李治奏对的人,奏对时旁边还有一位大舅哥负责将他的每句话写进起居录里,他是已经被载入大唐史册的人,稀罕什么县志么?
懒得跟王县丞争论,李钦载眯眼望向工地。
按照他的规划,要从渭河边挖三条沟渠,一直延伸到甘井庄的农田里,同时靠近农田的地方还要挖一个大水库,用水泥夯实后,水库可以用来蓄水,也可以用来防涝,用途很重要。
但修建水库有点麻烦。
从渭河边引流到农田,要经过一座小山包,小山并不高,但地势却是呈抛物线,也就是说,水库必须修在高处,而河边则需要用人力踩水车将河水送到水库里。
“河边弄几辆踩水车,钱归你们县衙出。”李钦载果断道。
王县丞一滞,讷讷道:“县衙……”
李钦载两眼圆瞪:“咋!”
“莫咋,县衙出,县衙肯定出。”王县丞陪笑道:“踩水车是小钱,所费不高,但高处那块水库……”
“当然也是你们县衙出,不然我家庄子每年的税赋白交了?拿了我的就得给我吐出来。”
王县丞擦汗道:“全县动工的村庄十余处,县衙一时拿不出这些钱粮,还请李县伯先垫付一下,待明年秋收后,县衙定如数奉还。”
“不垫付,没商量,地主家也没余粮……”
李钦载懒得理他,眯眼打量高处那块已经快完工的水库。
水库地势高,再往南通三条沟渠,将水引向田间,往后百年至少不必为旱灾发愁了。
不过,地势如此高的水库,光用来蓄水防涝,未免可惜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2/10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