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17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55/2158


“嗯。”朱祁钰用力的拉起了鱼竿,看着空荡荡的鱼钩。
又脱钩了。
显然,费亦应现在是进士了,不好钓了。
费亦应对费氏到底是否参与押运强弩甲胄到杭州,漠不关心,看来是真的不打算管费氏了。
朱祁钰继续给鱼钩挂饵,问道:“朕记得京师临行前,让你想想这冬序应对之法,不知道费学士可有所得?”
费亦应抖了抖袖子,拿出一本厚厚的奏疏说道:“臣有本要奏。”
朱祁钰擦了擦手,从兴安手中拿过了奏疏,认真的看了起来。
朱祁钰大致看完了奏疏,眼神复杂的看着费亦应说道:“费学士,还真是…读书人啊!”
无毒不丈夫。
费亦应所陈之事,真的是毒策。
“臣惶恐,还请陛下教诲。”费亦应只感觉一股凉意从尾椎骨直冲天灵盖,整个人打了个寒颤,唯唯诺诺的说道。
费亦应感到了凝如实质的杀意,就在刚才,陛下动了杀心。
朱祁钰拍打着手中的奏疏递给了于谦,继续说道:“你倒是比朝中的师爷们更明白,大明最大的财富就是大明的农民。”
费亦应的冬序应对之法很简单,扩大农庄法范围。
对山东、四川、湖广、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江西、浙江、琉球、凤阳、江苏全面实行农庄法。
大明的农庄法主要集中在秦岭淮河以北,大多数都是一年两熟之地,而费亦应给出的应对策略,是全面推广农庄法。
大明已经有了足够的掌令官组织农庄法。
推广农庄法,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则是推行钞法,具体而言,就是在农庄发行特定钞法,利柄论下本就有供给向改革,在农庄设供销行,将工坊生产的商品供应给供销行贩售。
在农庄的发的宝钞,不可以在城内使用,如果要到城中购买货物,就需要在农庄兑换成为景泰通宝或者御制银币。
发行在农庄的宝钞,面额自然不可能是一贯,单位一铜、五铜、十铜,这种宝钞自然没人仿制,因为无利可图,面额太小了。
这是一整套的逻辑,用钞法系统性的朘剥农业剩余价值的同时,极大的缓解大明钱荒,工坊生产的商品也有了销路。
此策之毒辣,朱祁钰一时间找不到形容词,只能用读书人去形容。
“苦一苦大明百姓吗?”朱祁钰的眼睛看着鱼漂沉浮,一点都没有拉杆的意图。
冉思娘也看出了陛下在思考国事,任由鱼儿拉走了鱼竿。
费亦应硬着头皮说道:“陛下所期许之事,只苦一苦势要豪右,怕是不够的。”
朱祁钰看着莫愁湖面,微风阵阵,卷起的波澜,一言不发。
大明要从小农经济蜕变到商品经济的先决条件,就是大规模自由雇用关系的建立。
小农经济本身就是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的特定经济模型,势要豪右只有钱,没有人,他们也没本事把农民从土地上释放出来。
英格兰等泰西资本阶级,用的法子是血淋淋的圈地行动。
费亦应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朱祁钰还是想杀了他。
“韩非子言: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费亦应的嗓音有点沙哑,他多少有点后悔,不应该上这道奏疏。
革命,从来都是血淋淋的,即便是工业革命。
旧贵族是代价,势要豪右是代价,百姓是代价,甚至连皇帝都可能成为代价。
小农经济蜕变和工业化的道路,从来都是血淋淋的。
朱祁钰似乎是在对费亦应说,也似乎是在对自己说:“朕最怕的就是形成依赖,今天钱荒就让农庄里的农民买单,四时之序循环不止,每一次冬序都让农民们买单不成?”
“陛下,农庄法会败坏的。”费亦应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
农庄法是的根本是一个个的集体性质的农庄。
而这个集体终究会像军屯卫所一样败坏,朝廷并不需要担心农庄会成为民乱的基础,因为到那个时候,农庄已经不复存在了。
朱祁钰撇了一眼费亦应,点头说道:“不愧是读书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55/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