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19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57/2158


柳溥不仅拿出了京卫一百二十二条的军纪军令,甚至连场地都看好了,设五司做后勤,四阵十六卫的编制等都弄的有模有样。
连大阅的翠玉殿都规划好了。
黎思诚的眉头拧成了一座山,在他看来,这都是老大黎宜民授意柳溥在说的话。
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
阮炽的脑袋都在地上扔着,黎宜民和柳溥可谓是沆瀣一气。
黎宜民向来暴躁,骄纵傲慢,喜怒无常,典型的一个无脑莽夫,但是黎宜民突然跟有了慧根一样,居然要真的弄京卫升龙军,而且还如此有章法,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
黎宜民看完了这一百二十二条,交给了内侍宦官,让宦官传阅左右。
黎思诚看着这一百二十二条,更加疑惑,这是黎宜民能整出来的活儿?
黎宜民要是能整出这种活儿,还能被废了太子去做谅山王?!黎太宗都得撬开棺材板,从坟里爬出来,跪在地上磕头,叫他一声圣上!
黎太宗黎元龙短短二十年的人生里,都在致力于建立京卫,始终求之不得,最终不明不白的死了。
黎太宗始终无法建立京卫的主要原因,就是始终不得成法,无法形制,而这本厚重的奏疏里,一百二十二条,把京卫升龙军弄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黎思诚不认为是老大的功劳,而那个老当益壮的柳溥,才是这一出大戏的主角。
“臣以为善。”黎思诚沉吟了片刻,还是认同了这升龙军组建的奏疏。
“好,好好!”黎宜民大喜过望说道:“诸公通力合作,朕希望早日在翠玉殿,看到这升龙军!”
朝议的时间很长,柳溥顺利的成为了京卫升龙军总兵官,在大明求之不得的京营总兵官,在安南国得到了。
散朝之后,柳溥开始搬家,他搬进了皇城之内,成为了黎越僭朝的核心之一,本来就是太尉的柳溥,有了实权。
虽然这个实权,还是个空中楼阁。
唐兴听完了柳溥的叙述,他自有渠道去验证柳溥所言真假,唐兴看着柳溥问道:“柳溥,你这是打算作甚?做黎越僭朝的定国柱石?”
唐兴听完这升龙军四阵十六卫,再看着那厚厚的京卫一百二十二条,心中对柳溥的怀疑就加深了许多。
这玩意儿一旦练成,那大明和黎越僭朝就有的打了。
“李指挥想说,一旦这升龙军建成了,将是不弱于瓦剌的天下第三强军?”柳溥为唐兴补全了他的心里话。
唐兴点头。
柳溥却颇为淡定的说道:“李指挥啊!海池屈曲百里疏浚靡费,更遑论讲武殿和翠玉殿营建,五司营建,征兵等事。”
“就是建成了,发不出粮饷来,那这升龙军对黎朝是福是祸?”
“那个黎元龙一直想建京卫,为何没建?建了也养不起。”
柳溥给黎宜民、黎思诚、丁烈等一众黎越僭朝的君臣们画了一张永远不可能实现的大饼。
柳溥满是追忆的说道:“李指挥在缇骑,吃的粮是白粮,用的铳是燧发手铳和鸟铳,出门就是大将军炮、楯车,自然不知民间疾苦。”
“养一支善战京营,很贵,很贵,以陛下的财力雄厚,京营的负担还要分成三份,京师三座军城耕种,户部负担粮草,内帑负担犒赏。”
“李指挥可知道,大明京营一年的花销折银币几何?”
唐兴看着柳溥,反问道:“你知道?”
柳溥伸出了拇指和食指一比划说道:“我也是猜测,通过零零散散的消息推测,京营一年折银币得这个数儿,若是打仗动武,得翻一番。”
“八百万银币?”唐兴再问。
柳溥喝了口茶说道:“嗯,就是按通州粮价,也得八百万银币,这还的是陛下和于少保坐镇,没人敢喝兵血的情况。”
“这么锋利的一把刀,干养着,以正统年间的朝廷而言,根本负担不起,稍微有风力鼓动,就是兴文匽武。”
柳溥为当年的兴文匽武,找补了一下,时至今日,他依旧认为当年的兴文匽武,并非是因为仁宗、宣宗目光短浅,听信了三杨谗言。
而是实在是花费靡费,却无用武之地。
陛下虽然没有下西洋,但陛下收税。
光是那铸币税,就够养京营了。
柳溥逃离广州府后,一直在盘算着自己输掉的原因,而且是深入了研究一番,最后他只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时也、运也、势也,陛下实乃天命所归。
唐兴看着柳溥,他猜测八九不离十,大明京营一年的消耗,折银之后将近九百万银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57/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