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20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25/2158


===第七百四十九章
土地是什么土地就是根儿===
朱祁钰并没有明说那一步是什么,但是于谦却知之甚详。
其实很简单,黎思诚离王天下的那一步,叫做纲领。
倡导人人平等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朴素公平主义的杀人者死,伤者者偿创;
高举天命正统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控诉皇帝无德的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强调均富扶弱的添补均平、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
反对尊贵卑贱消除贫富差距的等贵贱、均贫富;
立誓驱除鞑虏、复我旧邦的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宣扬斩杀奸佞、荡清寰宇的奉天靖难清君侧;
同样有纲领的,还有致力于让大明再次伟大的当今陛下。
任何集体活动都应该有一个纲领,否则就是一盘散沙,纲领是总目标。
为上者要确切的告诉拥戴自己的人,到底要做什么,只有知道要做什么的总目标后,才能去思考如何去做,怎么去做。
黎思诚的亲军都尉府固然有许多的弊端,那是他的手脚,是他的基层组织,可是黎思诚似乎没有告诉他的拥趸,他到底又怎么样的目标。
正如于谦所言,这一步难如登天。
因为纲领的目标,体现的是解决当下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办法。
安南的问题,是黎思诚或者黎宜民能够解决的吗?
安南的问题,只能依靠大明。
朱祁钰在泉州府驻跸数日,见识到了泉州府的繁华。
中原王朝第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正是泉州,南宋的强大军事压力逼迫南宋的朝廷要想办法开源节流,而开海,就成了南宋开源的强大手段。
在南宋国策的支持下,泉州在宋末元初,就成为了天下第一大港口,在泰西人、波斯人、回回人、东南亚人口中,泉州城又被叫做“光明之城”。
每到夜里,泉州城的大街小巷,就会被油灯点亮,灯火通明的泉州,自然是夜里的明珠,自然也是光明之城。
一个名叫雅各·德安科纳的意大利商人就曾经泛舟来到了泉州,将自己的见闻写成了一本书,泉州名字也叫光明之城,是太阳神的庇佑之地。
涨海声中万国商,市井喧嚣十洲人,就是泉州当年的盛景。
至正十年,由波斯人带领的波斯军团,悍然在泉州发动了亦思巴奚战乱,这场叛乱持续了将近十年之久,将这个繁华的世界最大港口,毁的干干净净。
朱祁钰和冉思娘漫步在满是刺桐的泉州城内,看着生机勃勃的泉州城。
泉州城的港口也有一个观澜阁,名字叫海运楼,在海运楼下是云麓仙居,泉州遮奢豪户当初都住在这云麓仙居,引种植了了各种蕃花,一年四季绽放,美如仙境,比如素馨花就是那时引进的。
邓茂七占领泉州之后,将云麓仙居一把大火烧的干净,现如今,这豪奢住所,就成了港口。
邓茂七的民乱,为福建出清了旧账,只是过程太过惨烈。
朱祁钰站在阁楼之上,可看到伸入海中三十余丈的栈桥,海风阵阵,带着阵阵的海腥味儿,碧波蓝天,让人心旷神怡。
朱祁钰拉着冉思娘说道:“一百年前,泉州港每个月就有一万五千艘船舶往来,那时候,泉州也是南宋二十三个百万之城之中的一个。”
一万五千艘船是何等的盛景?
朱祁钰在松江府已经见到过了,桅杆如同密林直冲云霄,帆布遮洋蔽海,船舶之间需要横梁防止擦碰。
朱祁钰的手伸向了西北方向说道:“那边叫蕃学院,那时候泉州城内,用近百种语言,贸易之时,就是鸡同鸭讲,为了让大家能够沟通,泉州特意开始了蕃学院。”
打开麦克风交流,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儿,可以增加沟通效率。
那会儿蕃学院的学子毕业之后,就可以在泉州就地开设中介行当,若是遇到了完全不懂汉语的外番蛮夷,这些个中介行当们也会狠狠的敲他们一笔。
“啊,原来当初夫君开设通事堂,也是有先例的。”冉思娘自然想起了已经转为了海事堂的通事堂,怪不得当初陛下让马欢开设通事堂的时候,无一人反对。
原来通事堂在闽地早有先例,学外语,在南宋初年就有,而且是成规模成体系的学习,大明下西洋的通事也是从闽南寻找。
朱祁钰看向了另一边,那边是大隘门,面色沉重的说道:“至正五年的时候,元顺帝遣官奉使宣抚泉州,来到泉州提举泉州市舶司的叫王士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25/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