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3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9/2158


孙镗并没有立刻校场点兵,而是先拿着陛下的手令,到了石景山和石景厂的总办进行了深入的沟通,确定了具体需要赶工的地方。
石景厂总办,就是总经督办,由工部营缮司主事蒯祥兼任,下有各部会办、协办、帮办。
各部主办,主要由大工匠担任。
比如徐四七,就是钢铁司会办,专门负责景泰炉的营建和生产;
比如陈庆义是燋炭司督会办,专门负责燋炭营建和生产;
比如黄旭池任煤井司会办,专门组织西山煤窑改建和生产。
比如刘毅勇任驾步司会办,专门负责调度沟通交通运输等事。
孙镗要搞清楚,自己需要多少人去钢铁司安装景泰炉,需要多少人去燋炭司砌墙,需要多少人去西山开井掏水,有需要多少人去驾步司平整路面,修桥铺路。
一趟跑下来,孙镗慢脑门都是汗,不是累的,而是这算的极其麻烦,他有些地方都算不明白。
他将这件事写到了奏疏里,差人送去了讲武堂。
京营乃是陛下之脊骨,是可以直接送奏疏到御前,不用经过文渊阁和司礼监。
朱祁钰拿到了孙镗的奏疏,已经到了月上柳梢头之时,随着汪皇后和杭贤妃,有了身孕,朱祁钰下班的时间,变得随心所欲了起来。
他刚准备让兴安熄了灯回泰安宫,却是接到了孙镗的奏疏。
孙镗将自己的调遣写到了奏疏里,只不过孙镗提到了安排生产,却是算来算去,算不明白的苦恼。
朱祁钰坐在了桌前,眼神里闪烁着说道:“朕记得,宫里有一批太监特别会算账对吧。”
“有。”兴安不明所以的说道。
===第一百七十二章
计划委员会===
大明宫里养着一群太监,他们一生的使命就是打算盘,帮着朱棣算自己下西洋到底赚了多少钱,隶属于内承运库。
“兴安啊,你说,钢铁司需要打多少铁,燋炭司需要烧多少燋炭,煤井司需要挖多少煤,这些又需要多少民夫,是不是都得提前计划计划?”朱祁钰放下了手中孙镗的奏疏。
石景厂的规模远超于前。
比如王恭厂住坐工匠不足两百人,但是石景厂仅仅钢铁司就至少需要五百余工匠和五千力士,整个石景厂的规模大约有两万人左右。
朱祁钰对石景厂是有着极大的期许的。
“自然是需要。”兴安不明就里的回答道,陛下这是又有什么奇思妙想了吗?
朱祁钰笑着说道:“朕打算让这些打算盘的太监,联合户部的度支部,把这些个账都算的明明白白。”
兴安眉头紧皱,随即愣愣的说道:“陛下说的是计省吗?”
“宋朝的时候,有盐铁、度支、户部三司,这三司合称三司,别号计省,设有三司使一人,位亚执政,人称计相,和陛下所说的就很像了,尤其是盐铁酒矾专营的宋朝,计相可是极忙的。”
大明的财政和大宋的财政是完全不同的,朱祁钰当然心知肚明,大宋搞别的不行,但是往朝廷里搞钱,那是一等一的强。
比如这盐铁茶酒矾大宋全都是专营,生产多少,如何调配,都是朝廷说了算,但是大明完全不是。
大明的专营几乎等于没有,甚至因为祖训的伐山凿石之禁,连矿课都不设,万历年间还因为矿课太监,和朝臣们发生了极大的矛盾。
唯一办得还有点样子的开中盐法,召商输粮而与之盐,洪武三年起开始实行,运送到大同入米一石等于太原入米一石三斗等于淮盐一小引。
开中盐法,在洪武年间就开始了崩坏。
“计省好啊。”朱祁钰不住的点头,这就是历史时间长的好处,朱祁钰但凡是说的一个点子,立刻就在历史上出现了。
他本来想弄个计划委员会,这就立刻有了计省、计相等等制度放在了朱祁钰的面前。
朱祁钰问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两淮盐引今年如何了?”
兴安愣了愣,翻了翻户部的奏疏,将奏疏放在了陛下面前说道:“华亭、上海二县灶丁,计负盐课六十三万两千大盐引。”
“大盐引?”朱祁钰奇怪的问道。
他稍微了解了下才知道,国朝之初,一盐引为四百斤盐,称之为大盐引,给边盐商都是小盐引,二百斤。
正统十四年,仅仅华亭、上海两县,朝廷就超发了六十三万大盐引,价值大约为一百二十六万大同米。
这还是两个县。
大明收盐,并非官营盐场,而是起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9/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