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5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6/2158


“修驿路花费几何?还要投入吗?”金濂作为户部尚书,立刻提出了质疑,修官道驿路可不是小数目,这笔钱,谁来出?
其实金濂更想问,大明官道驿路修好了,设立税监钞关,收到了银子,怎么分?
全都进陛下的内帑吗?
朱祁钰笑着说道:“不费多少钱,总共不到七十万石的粮食,以京师粮价折银,不过三十五万枚银元。”
金濂才不信会这么便宜,他振振有词的说道:“当初文皇帝修辽东官道驿路,可是征召了近三十万民夫,花费了近百万两银子!陛下莫要诳我!”
金濂可是户部尚书,他当然要精打细算,大明朝的银子,不能跟开了闸的水一样泄了出去,却是看不到回头的钱。
七十万石粮食就想把这么大的事儿办了,怎么可能?
吴敬呆滞的看着这一幕,这就是传闻已久的盐铁会议的氛围吗?户部尚书跟大皇帝如此说话,恭敬之心呢?
这就是吴敬久在地方,不了解朝堂里的规矩了,朝廷里,让大明滚滚向前,就是最大的恭敬。
金濂作为户部尚书,这是职能所在。
朱祁钰左右看了看说道:“我们不需要征召民夫啊,集宁那么多连饭都吃不上的人,他们就是民夫啊。”
“只需要给他们维持到明年夏收之前的粮食,就足以让他们为大明修好于少保送来的这些官道了。”
“瓦剌人抢他们的牲畜牛羊粮食,还杀戮奸他们的女儿,妻子,我们就不同了,我们给他们粮食,让他们活着。”
“只需要干一点点,一点点活儿就是了。”
金濂不停的眨着眼,他本来听说集宁变成了烂摊子之后,心都快要疼死了,这是计划外的投入,但是陛下这么一说…
“百姓受灾,赈济不是天经地义的吗?”金濂略微有些呆滞的说道。
过高的道德标准,导致了金濂对百姓是有着极强的同情心,这都受灾了,陛下居然还组织他们干活?
朱祁钰理所当然的说道:“不然呢?斗米恩升米仇,难道朝廷要做烂好人吗?给好处,给习惯了,你信不信他们甚至不会放牧,更不会耕种,就等着朝廷赈济。”
“赈济不到,稍有风吹草动,他们就会背弃大明再投瓦剌。”
“这不是守土牧民之道。”
金濂眉头紧皱的说道:“会不会招致天下非议啊,如此苛刻。”
胡濙坐直了身子,满是笑容的看着忧心忡忡的朝臣们,笑着说道:“我说两句。”
===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乱命臣不奉诏===
群臣们眉头紧皱的看着胡濙,这刚打算开口为这集宁那些苦难的人,分说两句,胡濙就开口了。
胡濙笑着说道:“此乃周礼也。”
金濂眉头紧皱的说道:“胡尚书,这开场,就直接就奔着周礼去了?”
胡濙点了点头,刘吉坐在角落里,他听闻胡濙开口,就已经开始准备速记了。
这都是日后的小抄。
胡濙坐直了身子说道:“诗经有云: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金濂作为正经科班出身,自然是会背诗经,但是这首《鸿雁》是小雅,科举并不考,他倒是看过,却从未细想。
他眉头紧皱的说道:“怎么讲?”
胡濙满是笑容的说道:“鸿雁翩翩空中飞,有人离家出远门,野外奔波苦尽尝。可怜都是穷苦人,鳏寡孤独心悲伤。”
“鸿雁翩翩空中飞,有人筑墙服苦役,先后筑起百堵墙。虽然辛苦又劳累,不知安身在何方。”
“周王救济流民,让他们修筑城墙,收拢难民于四方,此乃仁。”
金濂认真的思考了片刻,道理是这个道理,虽则劬劳,其究安宅,但是绝对应该是给周王给了粮。
胡濙笑着说道:“是所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金尚书以为呢?王总宪以为呢?”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是一种十分朴素的价值观,就是劳有所获,按照陛下的道理,就是劳动报酬。
王文看了看自己手下这帮御史,这一句周礼,就把他们的嘴堵住了。
辩个屁,有些人甚至连这首诗经里的小雅,都不知道出处。
胡濙继续说道:“若是诸位觉得这不是周礼,那这也是春秋之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6/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