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5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1/2158


这里面的因素很多,财经事务无法支持,只是其中的一方面。
朱祁钰又补充了一句说道:“当然,天下诸事并非完全的财经事务问题,比如于少保调动备操军、备倭军入京,二十余万大军入京,这组建的费用花了多少?一纸政令耳。”
群臣沉默了许久,陛下思考问题,始终站在一个很高的角度,这种视角带给群臣的冲击力,是极其摄人的,他们从未思考过此种的缘由。
当时只道是寻常,又道尽了多少那些在后世看来极其愚蠢的政令,其背后的原因呢?
“陛下圣明。”胡濙俯首说道。
他连连感叹,因为是亲历者,他从来无法以一个旁观者角度去思考问题,反而陷入了一种死胡同里。
当时明明是对的,为何现在又不对了呢?
他时常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之中。
正如他那天说自己诚无德一样,今天坚定支持,后天坚定反对。
胡濙此句真心实意。
“陛下圣…”
朱祁钰打断了群臣的附和,笑着说道:“如果从单纯的财经事务的角度来看,训练大量义勇团练,可以有效地降低大明军队获得军士的成本,其实非常省钱了。”
“一个义勇团练加入京营,参军之后,他的训练成本远远小于一个百姓参军后的训练成本,所以大家问要不要训练义勇团练,还是要的。”
“让京营的军士家属可以参加农庄法,使用土地支付军士报酬,也是一种减少朝廷开支的无奈之举。”
“大家问是不是要在河套地区设立农庄法,也是要的,我们可以快速的获得大量的军士,来抵抗瓦剌人对河套地区的觊觎。”
金濂眼睛一亮,事实证明了一个能打胜仗的京营,何其的重要,但是维持一个能打胜仗的京营,又是何其的昂贵。
京营存在的必然性,就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了所有人面前,这么一大笔开支,从哪里来?
如何用最低的成本,去维持义勇团练,就成了一个户部需要头疼的问题。
户部尚书金濂高呼一声:“陛下圣明!”
能省钱的陛下,就是圣明的!
朱祁钰看着群臣的样子,笑着说道:“关于河套地区的经营,你们还有问题吗?”
“朕打算把它建成塞上江南,而不是把它变成人间炼狱,朕不是渠家人,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压榨百姓,朕不能。”
“朕是大明的天子,他们是大明的臣民。”
“即便是从最市侩的财经事务的角度出发,劳动是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那么负责劳动的百姓,就是最宝贵的财富。”
“我们现在投入多少,日后,他们会百倍,千倍的回报大明。”
工部尚书石璞,十分疑惑的说道:“陛下,河套少铁啊,这要是营建水利工程,那需要的农具、工具,可不是一个小数目,都要从京师运送过去吗?”
塞上江南,可不是空喊口号就可以建成的,那是需要钢铁去支持的!
不仅仅是钢铁的意志,还需要真的钢铁。
没钢没铁,没有农具,没有工具,那也是白说。
朱祁钰十分满意的点头,工部终于发挥主观能动性了。
他笑着说道:“石景厂总办蒯祥得再辛苦一趟,等到打下了东受降城,就准备去胜州(今鄂尔多斯)建立新的煤铁厂,就叫常胜厂就好了。”
“胜州常胜厂。”
“瓦剌人之所以要占着河套不走,不仅仅是他们在河套有大量的牧场,需要经营,他们还需要胜州的大量的煤田,供他们进行过冬取暖使用,胜州,就有他们需要的露天煤场。”
“石景厂的工匠学院要负责对常胜厂进行一切支持,无论工匠还是工具,都要提供一部分。”
“还有疑问吗?”
石璞摇头,对于工部而言,他们的好日子突然就来了一样。
在以前,身为六部之末的工部,能做的事情极少极少,虽然贵为六部,但是就连督办皇家陵寝这种事,都是由赵辉、孙忠这些外戚去做。
左右不过是捞钱,谁捞钱,不是捞?
但是现在有了计省之后,就有了计划,他们只需要按照计省的计划进行,就大有可为,石景厂只是小试牛刀罢了。
工部在此次的河套开发之中,将负担绝大多数的工程营建任务,比如官道驿路的修建,比如河套地区的水利工程,比如胜州的煤炭开采,比如河套地区的农具、工具的开发应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1/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