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7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4/2158


都这个样了,还要搞朋党相争,那不是自取灭亡吗?
李贤不是不擅辩,他之前只是懒得辩罢了,现在陈逸提出质疑,李贤反而问对方,这个问题要不要解决?如果要解决,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如果没有,请听我的。
事实上,陈逸若是有本事,早在北衙登奉天殿,跟皇帝吵架去了,哪里还会在南衙混吃等死?
真正有才能之人,大部分都奔着站在奉天殿上去了。
陈逸只知道问题在哪,他哪里能制定切实可行的国策?
李贤叹了口气说道:“唉,若非被你们胁迫,我岂能落到如此地步?若是当日让我一头创死在石狮之上,我最少能在北衙捞个头功牌,家属落个宽宥。”
“陛下恩赏分明,我也能混个大明忠义之士,若是以后有人说起李贤,也要竖起大拇指说一声,贤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而非现在这副贰臣贼子,惶惶如丧家之犬的模样了。”
李贤这话说的孙继宗面色极为尴尬,逼良为娼的那个人就是孙继宗。
李贤继续追问道:“我的确是心怀旧主,但是又徒叹奈何?时也命也,我若是有颠覆社稷之心,我直接坐视这朝廷散了架,不更好吗?”
“自己都颠覆了,还用我吗?”
李贤这第三个问题,就是他很有才能,如果他此时不站出来制定朝纲,其实完全可以看热闹,看着这稀烂的地方散架。
陈逸听闻深吸了口气,三个问题,他一个也回答不上来,他既无法说新主是谁,也无法说朝纲何在,更无法说李贤当个日子人,得过且过有哪里不对。
因为整个南衙奉天殿上,全都是日子人。
反而李贤不是日子人,在积极的制定政策,推行陛下的律例,在制定朝纲总宪,在试图让这个散架的朝堂变得像模像样。
陈逸俯首说道:“某唐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李贤没有回答,负手而立。
他终于知道胡濙当初怒斥贺章之后,为何好几天都是喜气洋洋,见到谁都是乐不可支,吵架吵到对方无话可说,原来是如此爽利之事!
陈逸憋了气,但还是俯首说道:“李尚书,某诚小人,还望恕罪。”
李贤才点头说道:“朝堂之争罢了,不必挂怀。”
陈逸无奈,才能比不上,斗嘴也斗不过。
李贤在确定了行制之后,继续说道:“第二曰,厘法,春秋曰:往者略依胡毋生条例,多得其正,故遂隐括,使就绳墨焉。”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绳墨无以束民,厘法细则大家可以看看。”
这个细则,其实就是之前陛下为了约束风宪臣工,专门制定的律法。
刑部尚书俞士悦、大理寺卿薛瑄、都察院总宪王文,在去年制定的《宪纲事类》。
总计有《宪纲》、《宪体》、《出巡相见礼仪》、《巡历事例》、《刷卷条格》等九十五条。
而这九十五条,李贤用了半宿的时间分散到了五类之中,作为厘法的依据。
这东西好不好?肯定好!
大明皇帝出品,必属精品。
想要让法度能够约束臣民,先约束执法的人,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
别说这帮南衙的酒囊饭袋了,就是北衙的人,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所有人都交头接耳,不断的沟通着这九十五条,最终确定了的确是个不错的厘法工具。
“其三曰:确权。”李贤满是笑意的说道:“这部分的内容,若是靖远伯、会昌伯你们有问题,我们可以到咨政院里详细勘定,但一旦制定,还需遵守。”
确权,主要是确定咨政院、六部、都察院等职责。
最主要的是确定诸王戚畹、各军勋的继承、法律上的特权,主要脱胎于八议八辟。
也不算是旧瓶装新酒,是在这奉天殿内,诸王戚畹、军勋、缙绅的主要诉求。
比如分儒户、缙绅,比如豁免一体完粮,征比钱粮不与百姓一例滚催。
当初闹到罢考,就为了不交税。
这部分确权完全确定了所有人的诉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4/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