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8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1/2158


反正大明礼部尚书胡濙说李景隆不是奸细。
那阵风,吹倒牙旗的大风,就是天命所归!
但是礼部尚书胡濙又说,李景隆虽然被囚禁,最后善终了。孩子还是世袭南京锦衣卫指挥使,住在曹国公府内。
魏国公徐辉祖还在白沟河之战后,去接应了李景隆。
建文四年,魏国公徐辉祖领兵,在齐眉山大胜特胜了燕府大军!
徐辉祖在两淮抗住了燕府大军进攻步伐,为将领何福、平安两人再次组织军队,争取了很多的时间。
当时天气变得炎热了起来,徐祖辉、何福、平安三路大军并进,打的燕府军节节败退。
燕府大军再次陷入了举步维艰、生死危急的地步!
徐辉祖刚要趁胜进剿朱棣时,就收到了朱允炆的诏书。
朱允炆的诏书让徐辉祖撤军。
徐辉祖临阵痛骂:「朝中逆臣堪比秦桧,这诏书和十二道金字牌召回岳飞一样的昏聩。」
因为朝中的黄子澄、黄观、方孝孺人都说:「两淮难民说了,燕府的军队已经撤退了,徐辉祖有养寇自重的嫌疑,手握大军不回京,这是想谋反啊!」
朱允炆就让徐祖辉撤军回到了南京城。
朱棣一看徐辉祖主力撤军,立刻开始了对两淮的何福、平安的征讨。
最终彻底占领了两淮。
直到此时,朱允炆未尝没有一战之力。
朝中大将盛庸请战,带领太子府水军和燕府,在长江沿岸打了许久。
本来看着长江发愁如何渡江的朱棣,一下子就有了船渡江了。
没船渡江?太子府可以送啊!
徐辉祖表面上看,还算抵抗积极,但是徐辉祖的弟弟徐增寿,就直接暗中给燕府传递消息,属于明面上的内鬼。
最终徐增寿这种暗通曲款的行为,被朱允炆发现,朱允炆便杀掉了徐增寿。
朱棣登基之后,封了徐增寿为成国公。
永乐五年六月,徐辉祖死在了家中,一个月后,徐辉祖子徐钦嗣魏国公。
自此,大明徐家一门两公。
李贤对当年的靖难之役越了解,就对现在南衙这种处处诡异越理解。
太子府全员内鬼,这是有传统的!
这种传统背后的成因比较复杂,值得专门研究一下,为什么会全员内鬼。
但显然,此时的王骥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
李贤看着堪舆图,愣愣的问道:“魏国公府这么大的事儿,我们都不知道,你们将他们围困在了凤阳府,现在他们已经突围了,怎么办?”
王骥痛定思痛的说道:“我们严密防守长江一线!退出两淮!”
其余经常参与戎政的人员丝毫不意外,他们甚至还长松了口气。
李贤大约明白了王骥的想法,那就是划江而治。
长江是天堑,只要守住了天堑,大明军队没有船舶,如何渡江?
没法渡江,只要慢慢经营,划江而治还是能够做到的。
这大约就是王骥的想法。
蔡东攀这样的人,不算少数,他们觉得当初建庶人朱允炆做错了很多次,哪怕少错一步,也能够划江而治了。
比如蔡东攀就说过,若是不让盛庸出战,朱棣没有水师,如何渡江?划江而治未尝不可。
王骥大约也是这种思路。
但是当时燕王是藩王,现在来的敌人,是皇帝啊!没船?没船是怎么度过黄河呢?
长江的确很宽,但是还能有大海宽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1/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