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霸万朝:开局获得赵云模板第12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3/1275


刚投奔大夏的周舫、周处、牛皋,还有原本的东吴将校周泰、丁奉等人也编入军中,听从慕容绍宗和史万岁的调遣。
加上原本镇守苏州的五万兵马,和从东吴数十万大军中拣选出来的一部分卫所兵,江东行军总管府麾下,差不多有兵马四十万。
如此大军,足以让占据嘉兴的韩世忠不敢丝毫妄动。
大夏王朝的战兵、卫所兵、府县兵,在连续收编江南三大势力、陈霸先所部的败兵和俘虏后,数量高达数百万。
大夏原本的兵马不算,光是降兵和俘兵,就接近了一百五十五万之众。
当然,这其中有不少人是被抓的壮丁。
这些壮丁释放回家后,还有一百一十万人马。
枢密省和兵部这些天,便是为了这些兵马而忙碌,按照计划,这些人马,拣选其中三分之一的精锐老卒,编入战兵。
另外三分之一,编入卫所兵。
剩下的人马分到工部的工兵营一部分,各地府县一部分,差不多就消化了。
把这件事做成。
大夏王朝的战兵就能达到一百八十万到两百万。
战兵,是能随时拉出去野战的兵马,是大夏的精锐,出征的时候,以十万战兵为核心,再临时调动二三十万卫所兵,就能形成极强的战斗力。
江东行军总管府便是如此,以二十万战兵为核心,收编的东吴兵马为羽翼,形成了庞大的军团。
应对南宋的方面做了部署之后。
王景顺便给傅友德、贺若弼分别加封了镇江行军大总管和庐江行军大总管的加衔。
大总管,统管军政。当然主要还是管军,民政可以过问,但不能随便插手。
以后大夏王朝的行军大总管,便是专门负责方面之要的重臣。地位超过六部尚书,能和三省主官齐平。
“三大总管府,所需要的兵马、器械、粮草,需要第一时间定员和补充,这件事,枢密省、兵部、户部要立刻去办!”
“整编和遣散败兵的事情,先放到一边……”
王景说道。
步骘上前,拱手领命。
做好防备外围的威胁后,王景又说道:“设立行省的事,就按昭玄之言,在江南设立两大行省即可,分别是镇江行省,江东行省!在合肥,设立庐江行省!”
“任褚渊为江东行省布政使,各地府县官吏,政务省、吏部立刻选拔补充!”
“任顾雍为镇江行省布政使……”
“任阎象为庐江行省布政使……”
王景想了想,在设立了三个新的行省之后,立刻挑选出来三个布政使,掌管三地的民政,至于按察使和指挥使,有大军在侧,属于次要。
让督查省和枢密省各自推荐出来几个人选,然后王景挑选一个任用即可。
褚渊原本是南齐丞相,跟着萧道成投奔,在王景南征的时候,辅左萧道成抵抗刘裕,给当时的淮军送了大量的粮草药物,功劳不小。
所以他投降之后,王景就准备提拔重用。
以他丞相之才,九阶之力,担任江东行省的布政使绰绰有余。不会出现能力不足的情况。
而顾雍,和褚渊的理由一样。
他跟着孙权投降,帮助王景劝服了东吴各地守将,稳定了世家大族,同样有功。
唯有庐江布政使阎象,能力稍弱。
把潜力发挥到极限,也就是八阶层次。不过他追随王景的时间比较早,担任知府已经很长时间。一直兢兢业业,政绩不俗。也到了该提拔的时候。
还有一个原因,便是阎象比较低调,而庐江行军大总管贺若弼性格不太好,派一个强势的布政使,双方容易不和。
眼下一刚一柔,正好配合。
除了新设立的三大行省之外,王景顺便把其他行省和中枢六部的主官,进行了一些调整。
如谢晦进入枢密省,担任直属于枢密省的参赞司主事。
李善长由淮北布政使,升为户部尚书。诸葛瑾和诸葛恪,分别加入户部和刑部担任郎中。等有了政绩,便下方到地方担任主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3/12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