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骨大圣第10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65/1464


在场的人都是摇摇头,
表示没听说过。
告示墙前,
一名挑着柴当的柴夫说道:“永乐坊我知道,
在城池西南角,位置有点偏,去年秋天我给那里的几户人家卖过柴。但是对于道观的事一点印象都没有,
我不记得那里有座道观啊?”
另一名卖货郎也接话道:“我在江州府走街串巷这么些年,也从未见过有叫五脏道观的道观。”
有人疑惑:“按理说不应该啊,
能给死者翻案,
捉拿到真凶的两位道长,
那可是高人,如果本城真有这么一座道观,
理应非常出名才对啊?就算名气不是太大,也绝不会是籍籍无名,大家都没听说过。”
就在大家都交头接耳,
互相打听谁认识五脏道观时,
人群里有人喊道:“那是因为五脏道观才来江州府落地,
才刚开工动土一天,
还没有建成!”
大伙被声音吸引,转头看向说话的人:“这位大哥怎么称呼,
你认识破获噬子毒妇案的五脏道观?”
那是名身体结实的五十岁左右男人,这辈子都没出过这么大风头的他,头一回被这么多人关注,
立刻挺直腰杆,与有荣焉的回答道:“我何止认识,
五脏道观还招我去当木匠。”
“不是我吹牛,我在第一眼的时候就已经看出来晋安道长和陈道长都是有真本事的得道高人,
为人低调,平易近人……”
接下来,
头一回受到这么多人注目礼的木匠,把他们在修建五脏道观时的所见所闻,如同竹筒倒豆子般一股脑都说了出来,说到棺材铺匾额去而复返时描绘得绘声绘色,大白天把人汗毛都吓得竖起。
……
永乐坊。
五脏道观分观。
正在棺材铺里重新垒平地面的晋安和老道士,忽然听到传来许多人的喧嚣声,出门一看,
有几十名江州府百姓过来围观棺材铺和还未动工的道观。
而带头的导游,晋安怎么看怎么眼熟,终于认出对方就是自己招来的木匠之一,名字叫刘守山来着,
想到这,他和老道士都是不解的对视一眼,昨天对方还嚷嚷着要走,今天怎么满面红光当起他们五脏道观的导游了?
这反转有点太快,让两人一时间转不过弯啊。
“诸位乡亲们静一静,都静一静,这就是我跟你们介绍的大破噬子毒妇案的晋安道长和陈道长,这两位可都是得道高人,能帮两位道长修建五脏道观那是我刘守山的自豪!”
叫刘守山的木匠把胸脯拍得砰砰响,说得像是五脏道观已经经他手建立起来了一样。
听完木匠刘守山的介绍,围过来看热闹的人群讨论纷纷。
“原来他们就是凭借一块棺材铺匾额,替冤魂洗刷冤屈,抓到真凶张玉红的道长,不过那个叫晋安道长的小道长好年轻啊。”
晋安:“?”
老道士:“?”
木匠刘守山此时朝两人躬身一拜:“晋安道长、陈道长,你们不用解释,我都已经知道前因后果,前天我和老郑明明把棺材铺匾额烧掉,那棺材铺匾额第二天又自己重新挂回去,肯定是有冤魂申冤,所以才会出现晋安道长和陈道长前脚刚答应我们会查出真相,后脚就带着两口棺材直奔田家去,大破杀人悬案的一幕,不然无法解释通为什么有这么多巧合。”
刘守山说得毕恭毕敬,已经把晋安和老道士视若真正有大本事,能够见常人所不能见,能够辨常人所不能辨的得道高人,不是那些假冒神棍。
晋安、老道士:“……”
虽然刘守山算是说对了一半,并非完全杜撰,虚构,可晋安和老道士还是被这位诚实质朴的木匠大叔给感动到了。
正好替他们省掉一个解释的理由。
“晋安道长、陈道长你们放心,五脏道观今天就能开工,我这就去把老郑、孙瓦匠、王家兄弟…他们都给喊来赶工,不能耽误了二位道长的事。”
刘守山是个急呼呼的性子,话刚说完就已经风风火火的跑出去喊人了。
再次把晋安和老道士感动了,江州府百姓果然质朴热情。
这个时候,两人通过众人之口也得知了官府张贴告示,张玉红收监女牢,秋后绞刑的判决,当听到秋后绞刑几个字时,晋安微微颔首没有说什么。
通常来说,地方衙门很少会有斩立决这种的判决,这既是不符合国法也不合天道,因为判决完犯人后,还要过三审,防止地方官出现冤假错案。
而通过复审后,也不是马上斩立决的,而是留到秋后问斩。君子受命于天,赏罚也应当顺应天,赏以冬夏,刑以秋冬,所以死刑犯会留到秋冬才处决。
而男女处以死刑的方式也不一样。
“男子斩于市”,说的是菜市口午时砍头,场面血腥,杀一儆百。
“若妇人犯非斩者,皆绞于隐处”,说的是女死刑犯留到晚上处以绞刑,算是死得体面,对女性的尊重。
像那种动不动就跑去菜市口劫法场漂亮女主角的事,只是剧本需要。
这个时代的人,娱乐生活很少,一听到江州府多了家道观,而且一来就帮忙破了一桩命案,有不少百姓都特地来永乐坊围观。尤其是这件案子还被衙门张贴在公布墙上用以警示世人,好事者就更多了,晋安和老道士下午什么都没干,就光顾着嘴巴说不停,说得口干舌燥,一遍遍向新人重复案子细节。
晋安是说得嘴巴都磨秃噜皮了,老道士倒是精神头亢奋,好久没这么热闹过了,他一手青花瓷茶壶一手青花瓷茶杯,时不时喝一口茶水润嗓子,说得满面红光,两眼神采奕奕,别提多来劲了,恨不得逢人就夸一遍五脏道观。
五脏道观还未拔地而起,就已经在江州府小有名气。
比起一年前他们初到武州府府城的五脏道观时的人生地不熟,举步维艰,算是开了个好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65/14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