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元第1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9/588


某种角度来想,他们既然兜转回来,那抵达馈军河营地乃至安州的时间就被拖慢了,
这是好事。
至于眼前……
塘泊湖泽对蒙古哨骑来说,并不见得有多少阻碍作用。当年宋辽之间的塘泊防线是由湖泊、河沟和军事据点错落构成的,
如今军事据点早已废弃,单纯的水域并非天险。
而蒙古草原的地形并不简单,草原上同样有湖泊沼泽,有山峦起伏。能够担任阿勒斤赤的蒙古骑手,个个都是精擅于复杂地形穿插追踪的好手。
所以,不能纠缠,不能停留,只能竭力奔走,趁着包围圈远未成型,从罗网的间隙中脱身。
这样的情形,去年骆和尚从西京大同府一路溃入河北时,已然经历过一次。虽说那时的记忆宛如噩梦,如今也无非再来一次罢了。
骆和尚很有经验了,深知这时候稍有迟疑犹豫,结局就是一个死。所以他毫不停顿,催马冲在队伍最前。
他的战马,当然是挑选过、脚力强健的好马。怎奈他这些日子饮食上头甚是宽裕,人胖了,身子沉了。战马狂奔到这时,已然喘息沉重,鼻孔喷着白气。
奔行的速度稍稍放缓,忽听得身侧密集的芦苇杆子哗啦啦大响,数人高呼催马,强行踏过芦苇丛,斜刺里冲了过来!
骆和尚看见,这些人穿着破烂的衣服,眼色褪成了荒草般的黄褐色。他们有人披着铁甲,有人兜着粗劣的皮铠。他们不扎发髻,乱糟糟的长发随着战马疾驰在空中飘飞。
双方的距离瞬间就接近到了面对面的程度。
骆和尚看到了他们因为风吹日晒而漆黑的面容,看到了他们杀气腾腾的灰色眼眸。这些蒙古骑士常年挣扎于草原严苛的自然环境下,与牛马和豺狼共生,于是本身也成了荒漠、草原的一部分,成为了草原上最可怕的生物!
马匹尚在腾空,骑士拈弓施射,又是几箭劈面飞到。骆和尚身边一骑仰头便倒,骆和尚竭力侧身闪过两箭,狂吼着挥动铁棍猛砸。
这野和尚的膂力真是超群绝伦,就连郭宁也远远不及。铁棍扫过,最先冲近的一名蒙古骑士头颅暴碎,鲜血和脑浆迸溅,洒了他满身满脸。
下个瞬间,又几名骑士冲到,纷纷抽拔环刀挥砍。
骆和尚摆动铁棍,铛铛地磕开两刀。铁棍沉重,回旋难免慢一点,第三名骑士横刀拖过他的肩膀,刀锋切开皮制的披膊,直触血肉,划开了长长伤口。
骆和尚完全不在乎疼痛,反手挥棍,向着对手的后心直落。
可惜两马错镫而过,如电光石火,铁棍顶端触到了敌人,却未能砸个结实。
那蒙古人闷哼一声,伏在马背就走。
数骑瞬间就冲进了另一头的灌木丛中,带得大蓬的枝叶动摇。
骆和尚怒吼了两声,却也不敢深入追逐,反倒是芦苇深处又有箭矢飞来,几次都同他擦身而过。
骆和尚的另一名师弟,唤作刘帽儿的,担心骆和尚暴怒误事,催马从后头赶上来,跑在骆和尚身侧并辔而行。他一边挥鞭打马,一边喊道:“狗鞑子的人不多,拦不住我们!师兄前头开路,我们……”
刚说到这里,刘帽儿的脑袋一垂,身体忽然僵硬前扑,伏到了鞍桥上。骆和尚吃了一惊,定神一看,只见他背心正中的位置中了一箭,沉重箭簇挟带着巨大力量深入体内,顿时打断了刘帽儿的脊骨。
刘帽儿的身体前仆,原本抖缰的手臂立时下垂,拽得缰绳向下垂落。战马嘶鸣了几声,不知道这个命令代表什么意思,打着响鼻,摇晃着脑袋,蹬踏着往斜刺里奔去了。
骆和尚急向箭矢来处看去,只见一名蒙古骑士收起了手里的顽羊角弓,双腿控马,瞬间消失在了草甸深处。
娘的,蒙古人的骑射本领一如既往,可他们用的弓不一样!
前年昌、桓、抚三州失陷,损失的不止是土地和数十万的兵马,还有无数随军工匠被俘虏。
这会儿一看,几个本该如穷鬼也似的蒙古探马,都披上甲胄、用上强弓了!还有他们的刀……也换成了锋利货色,与当年的粗劣武器大不相同……这样下去,仗可就越来越难打了!
骆和尚一迭连声骂着,继续催马。
就在这时,后头徐瑨等人疯狂打马赶到。就方才那一次接触,两人的部下死伤近半,余者个个带伤,血染鞍鞯。
众人一齐嚷道:“快走!快走!”
===第九十二章
拔营(上)===
馈军河营地,汪世显凝视着北方,在视线的尽头,一道笔直狼烟冲天而起。远处还有一道,只是淡些。
这道狼烟,当然不是骆和尚在遂州点起的那股,而是沿着每隔十里布设的烽燧,快速传递回来的。
郭宁在馈军河立营聚众以后,核心圈层的众将都知他无意在河北久驻,也认同他的意见。毕竟大伙儿都是厮杀场上挣命出来的游魂,每个人都明白,想靠这点仓促聚集的力量去和草原上的恐怖势力对抗,那不是勇敢,是找死。
所以整个营地的规模虽然不断扩大,但内外的陈设都很粗糙,主要的精力,都摆在防御设施和哨卡上头。
毕竟众将都是老手,举凡壕沟、栅栏、望楼、阁道之类一一布设,并无疏漏。根据郭宁的反复要求,尤其在营地北面,安置了半永久的哨卡十余座,都有精干人手轮番驻扎,日夜探看周边动静,随时回报。
通报军情的方式有很多种,通常是驻扎哨卡的十人队轮番更替的时候,顺便携回过去两日的人员经过记录。若有紧急情况,则由各据点配备的快马直达。
而最危险的时候,才会燃起烽火。
烽火只有一股,而且是骆和尚亲自去探看后的结果。那么,传递的信息最简单也最明确:蒙古人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9/5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