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元第1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4/588


一旦向前,他又看见砦墙外有匹军马倒翻在地。那是一匹甚是健壮的良驹,后股被马鞭抽的鲜血淋漓,口鼻溢血吐沫,四肢也抽搐不止,显然是长途狂奔,跑废了。
移剌楚材心中更是惊骇。
却听郭宁道:
“第一件事,关于被我们堵着的升王完颜从嘉等人。此君被我们堵在平虏砦以西,已经有五天了。前几日里,他遣使到河间府求助,结果高锡是个文弱书生,竟不敢出兵,但这会儿,他的支援力量来了……”
说到这里,郭宁忽然冷笑了声:“看来,朝廷上下对当今的皇帝都有不满,愿意支持这位完颜从嘉的人,很多。”
移剌楚材不知该怎么回答。
事实上,他一向避免和郭宁谈起太多关于朝中政争,但很显然,郭宁比他想象的要敏锐得多。
移剌楚材想了想,问道:“支援升王的,是什么人?有多少兵力?”
“是本该负责河东南路军务的元帅左都监蒲察阿里。随他同来的,有精锐骑兵五千人,他们日夜兼程赶往河间府,大概再过一个时辰,就能赶到。”郭宁探身往砦墙下看了看,有些可惜地道:“为了这个消息,跑杀了我一匹好马!”
五千骑兵?
移剌楚材心头一颤。
徒单镒所以能够在安州豢养一支私兵,进而调动这支私兵封堵道路,依仗的是他身为尚书右丞,门生故吏遍布朝堂,在朝中有绝大的影响力,能够强压下许多与此相关的不满。
完颜纲的政治势力在这方面,一向是非常欠缺的。所以此前死了亲信赤盏撒改,也不过换来中都武卫军的几个职务。但他现在竟通过某种渠道,直接调度了驻在地方的五千骑兵?
这是何等巨大的力量?用五千骑兵来打通道路,直趋中都……完颜纲是觉得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候,没有顾忌了吗?
郭宁这边,可只有一千人,如何抵敌得住?
万一堵不住平虏砦一线,中都那里,又该做什么应对?完颜纲果然耍横的话,徒单右丞还有可用的力量来抗衡么?果然大事不妙了!
移剌楚材脑海中许多念头转过,瞬间想了好几条对策。他一边思忖完善对策,一边问道:“郎君所说的第二件事是什么?”
郭宁指了指北方的狼烟,平静地道:“便是此事……晋卿,这狼烟,是我早就安排好的紧急传讯手段。见到狼烟燃起,就代表蒙古大军已然突破了燕山,进入到河北腹地……逼近了安州。”
移剌楚材只觉头晕目眩,手脚都变得冰凉。
他先想到,这下苦也,本方要遭两面挟击;随即脑海被一个念头完全占据:大金完了!
===第九十五章
大事(中)===
移剌楚材与郭宁的合作愈深,对郭宁在军事方面的天赋就越钦佩。
在他的眼中,郭宁在具体战术上总是大胆激进,而在大方向上,又能谨慎异常,绝不疏忽,这无疑是名将的特质。
尤其在对蒙古人的防备方面,
移剌楚材信得过郭宁的立场,也信得过他的判断。
所以,他的震惊和动摇,也就格外剧烈。
移剌楚材对大金的感情,一直是很矛盾的。
一方面,他是儒生,自幼接受的,
是忠君与忠国的教育。他的父亲移剌履,
是从容进说,信孚于君的儒臣,他的师长徒单镒,更是殚精竭虑,不惜用任何手段来延续大金的忠臣。
这不能不给移剌楚材打下深厚的烙印。
可另一方面,他身为契丹人的立场、他对北疆诸部族千载生灭历史的了解都在告诉他,女真之兴也勃焉,其亡必然忽焉,蒙古破女真,便如当年的女真破契丹。
当年的女真以满万之众,横行天下,不十年之久,专制域中,其国势固然强盛,其用兵也固然如纵燎而乘风。但契丹失败的原因,关键在于契丹本身,在于契丹人从来未能真正统合广袤的领土和治下诸族,于是护步达冈一败,
人心动荡,
处处土崩瓦解。
现在的大金,其局势较之于当年的大辽,只有更加危急。
蒙古人的凶猛,恐怕还要在当年的女真人之上。而当年的大辽在护步达岗,好歹还凑出了七十万大军……女真人如今哪里还有这力量?
女真人可堪镇压四方的精锐部队,已经在去年、前年的惨败中丧尽,而女真人对诸部的统合简直不提也罢。在北疆,依靠汪古人和契丹人组成的飐军和乣军,早已大规模地与蒙古人合作,甚至甘为前驱。
要不是大金国的汉儿还大体忠顺,愿意接受女真人的统治,大金早就被掀翻了!
但汉儿的节操也就如此而已。当蒙古人第三次来袭,又这么轻而易举地进入了河北,那就说明,燕山防线上的重重关隘里,有统领边防驻军的重将向蒙古人投降献城了,这场景,
正如当年大辽的末日,
是一切崩溃的开始!
大金要完了……那么,
我移剌楚材,该当如何选择?
移剌楚材的脑海中,许多念头闪过,但现实中只是一瞬罢了。他稍稍失神,便看到了郭宁的面容,看到郭宁的嘴角,仿佛带着笑。
移剌楚材敦厚内敛,自有主张,往日里,这样的笑容完全影响不了他。
但这会儿,他心神动摇,又下意识地为动摇而羞愧,于是忍不住大声反问:“郭郎君,你笑什么?蒲察阿里的五千骑兵马上就要到了,那是冲着我们来的!而蒙古大军……不是,你在笑什么啊?我们这些人,我们在馈军河营地里的人,数千条人命,眼看着都就要被碾为齑粉了!”
郭宁笑得愈发张扬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4/5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