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元第1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1/588


最前方的数百名蒙古骑士们开始催马,随着战马奔驰速度的提升,密集的铁蹄踏地之声愈来愈密集,成了全无间歇的滚滚潮涌,好像翻腾的水浪沿着河道席卷而来。
塘泊区域的地形复杂多变,可供兵力调度的区域狭窄,并不适合骑兵大范围的进退包抄,但也正因为如此,骑兵奔驰的声势便愈发壮阔。
人马未到,马蹄踏出的烟尘随着风势先到,翻翻滚滚,飘飘洒洒地呛人。
郭宁咳嗽了两声,继续了原来的话题:“不过,眼前的蒙古军,与当日追着咱们纠缠死斗的蒙古本部精锐毕竟不同。而我们,也不再是当日那一盘散沙了。”
敌骑愈来愈近,许多将士在马上踏镫起身,做好了厮杀的准备。好几人厉声道:“请郎君下令!”
“再等一等。”
蒙古人用的,还是一贯的战术。
装备精良的重骑在后,手持弓矢的轻骑兵打头阵。
放眼望去,见那数百名骑士中,有很多人将皮袄裹在腰间,赤裸着黝黑上身、披头散发仿佛鬼怪。他们一边策马奔驰,一边发出令人心悸的高亢嘶吼。郭宁时常觉得,此等轻骑来势,仿佛一群狂怒的马蜂。
马蜂虽小,却毒性十足,能蜇人至死。
当年在界壕内外的许多次战斗里,蒙古轻骑都是依靠反复的奔射、佯攻和穿插,扰乱金军的严整大阵。若非坚忍耐战之军,只轻骑佯冲数次,就会不战而溃。
而如果金军出动本方的骑兵驱散蒙古轻骑,则装备更精良、更擅长冲击和厮杀的蒙古重骑就会迅速出阵,痛击金军的骑兵。
好在,这场景郭宁见过太多次了。
蒙古骑兵来去如风,又有军略超群的主帅在战场上临机应变,在外人看来,仿佛千变万化,本方全然措手,无可把握处。
不过,再怎么精妙的战术,归根到底无外乎那么几条主要原则。如郭宁这样身经百战的老卒,看得太多,死里逃生的次数太多,只要人不太傻,总能慢慢将其中的规律提炼出来。
往年里,这样的老卒懂得再多,也不可能被提拔到将校的位置。在上头的大人物眼里,区区小卒懂得什么?老老实实去沙场上垫刀头,才是正经。
但郭宁所部却不同。他自己就是身当锋镝的老卒,他军队里的骨干们,乃是界壕长城内外,乃至昌、桓、抚三个边疆重镇里数十万大军的最后的留存。
郭宁等人对蒙古军战法的了解,正如蒙古军对金军习性的了解。
可蒙古军不知道的是,他们面对的不是寻常金军!
女真人早就没了当年铁骑冲杀的蛮狠劲头,以至于成了蒙古人眼中的笑柄。可这种蛮狠劲头,这种百战劫余的凶悍劲头,郭宁和他的部下们,有的是!谁还不敢策骑冲杀了?
“既然没有正面抛射,可见他们配备的弓矢规格不一,非得向侧面逼近,才好统一放箭。那么……你们觉得,蒙古人会往左,还是往右?”在震耳欲聋的蹄声重,郭宁问道。
好几人同时答道:“必然向右,包抄我们的左翼!”
轻骑在战场上奔走驰射,看似行进路线变化多端,其实骑队一旦接敌,每次转换方向,十有八九都是向右。
因为除了少量好手,绝大部分的骑士都是左手持弓,右手勾弦。他们在马背上,能够自如向左施射,却很难把箭矢射向右侧。
尤其是两军会战,蒙古人第一波的箭雨覆盖,力求快、准、狠,密集杀伤。所以,骑队向右是唯一的选择。
郭宁颔首。
“李二郎所部留在这里,守住本阵军旗。”
“是!”
“其他人……”郭宁忽然提足了中气,高声厉喝:“敢厮杀吗?”
在他身后,两百名精选出来的披甲骑士轰然应道:“敢!”
郭宁探手取出铁枪:“那就跟我来!”
两百铁骑同时策马,杀气凛然。
他们追随在郭宁身后,并不直向敌骑来路,而是直冲本方的左翼。
郭宁对骑兵动静变化的把控,对突进方向的掌握,全都来自于一次次的厮杀积累。此时看来,颇显绝妙,那并不是单纯的快或者慢,而是精准地抓住了蒙古轻骑稍稍调整节奏,预备开弓施射的那个时间节点。
此时蒙古轻骑距离郭宁所部的阵地,不过两百步罢了,仓促间,他们来不及调转方向,更不可能勒马。
披甲骑士们刚把战马的速度催发到极处,两支队伍就正正地撞到了一处。而蒙古人里面,只有较机敏的那些人立即换用刀枪,很多人根本没有反应过来,甚至还下意识地往后头军阵方向放了一轮箭!
箭矢还歪歪扭扭地飞行在半空,郭宁带着二百铁骑,便深深楔入了蒙古轻骑队列,其势,宛如巨人挥动千钧重的长刀巨斧,劈砍朽木。
蒙古军的兵力更多,声势更大,但在此时此刻,当其前部轻骑按部就班发挥战术的时候,却扎扎实实地遭到了郭宁的猛击。
这是蓄势已久,以强凌弱的断然一击!
下个瞬间,马匹撞击嘶鸣,骑士惨叫,兵刃交错碰撞、直至砍断血肉骨骼的声音此起彼伏。骑队中的每个人,每匹马,他们眼前全部的视野,都被挥舞的刀枪、飞溅的鲜血所占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1/5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